第446节
而且于孝天的信中说的明白,建奴此次从关内掠得白银上百万两,掠走人口数十万人,如果放任建奴如此出关而去,必将成为大明的大患,所以他要在天津卫跟建奴决一死战,务求要趁着这个机会把建奴入关大军歼灭在关内,救下那数十万被掠的百姓,一举将建奴打的从此一蹶不振,彻底解决建奴这个麻烦。
建奴大军现在猖獗到了何种地步,老百姓岂能不知道,不管是官还是民,提起建奴大军就不寒而栗,没几个敢跟建奴大军硬撼的,诸军都想尽办法避战,避不开就哄堂大散,逃命去也!
可是这于孝天,却偏偏要逆流而上,率军从万里之外赶赴京畿勤王,誓死要和建奴分个高下。
这一点在老百姓心目中可实在是太太太伟大了!这天底下要是多几个像于孝天这样的将军的话,何愁几十年拿建奴没有办法?所以一时间京师之中,到处都是一片老百姓对于孝天叫好称颂的声音。
崇祯得知消息,鼻子都气歪了,他当然猜得出,这是于孝天派人干的,故意通过这件事,洗涮掉他身上谋逆的污点,把他塑造成一个高风亮节的大义之士,打着勤王的旗号,来获取民心。
不但是在京师,这时候在京畿各地,几乎同时都传出了于孝天要在天津卫和建奴大军死战一场的消息,这些京畿一带饱受建奴祸害的老百姓,闻之消息,更是无不对于孝天大赞特赞,称于孝天的于家军为义师,称于孝天为义士,总之几乎瞬间,便把于孝天此次北上所负的谋反的嫌疑尽数洗净,转眼间便化身成了一幅高大忠义的形象。
而且坊间这时候有关卢象升被杨嗣昌、高起潜等人害死的消息,还在流传之中,而且越说越有鼻子有眼,仿佛有人亲眼所见了一般,流言这种东西最厉害,就算是瞎话,被一万人传上一遍,也会变成真的,更何况这事儿根本就是真的,其中很多细节,说的都很详细,仿佛有人亲眼所见一般。
随着越传越烈,这事儿也就越来越多人相信,于是坊间对杨嗣昌的骂声更是铺天盖地,搞得杨嗣昌连家门都不敢出了,他的大轿上街,以前道路两侧的百姓都一脸的恭敬,现如今却对他的大轿,远远的指指点点,甚至于可以听到有人大声叫骂。
杨嗣昌现在如同过街老鼠一般,被这些流言搞得是身败名裂。
就在杨嗣昌紧锣密鼓的调集兵马,要趁机配合建奴大军偷袭于家军的时候,突然间坊间又开始流传出了他制定的这个计划。
老百姓这才刚刚听闻,于孝天要领兵在天津卫阻住建奴大军北还,这边还不到两天工夫,便又传出了说杨嗣昌给圣上献计,说要调大明官军,趁着于家军和建奴大军大战之际,从侧翼和后方偷袭于家军,帮着建奴大军,覆灭于家军。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如同在民间丢了一颗重磅炸弹一般,当即京师里面就炸了窝了,京师百姓闻听消息,当即便都急了眼,一个个就算是不敢在大街上破口大骂杨嗣昌,最最起码也在家中,无不对杨嗣昌等人是破口大骂,几乎把杨嗣昌的祖宗八代女性都问候了一遍。
这做人不能没底线,建奴入寇你姓杨的不敢跟建奴大军硬抗也就罢了,你不敢让别人干,卢军门敢跟建奴大军打,你小子出阴招想方设法的分卢军门的兵权,断绝卢军门的粮饷,一直把卢军门逼死在巨鹿。
现在倒好,好不容易来了个敢打建奴的于将军,人家好不容易不远万里千里迢迢的带着兵马来到了天津卫,你丫不思量该怎么调动官军,配合去收拾建奴,反倒是又给圣上进谗言,不配合倒也罢了,居然还想要趁机配合建奴,把于将军给置于死地。
这也能当大明首辅?不少人当时就气懵了,甚至有人气的跳脚大骂,声称要去把杨嗣昌给生撕了不可。
第十四章 舆论的力量
就连一些非核心的清流和言官,听闻这个消息,都坐不住了,于是立即上疏,弹劾杨嗣昌,称杨嗣昌乃是奸臣误国,请圣上立即罢免杨嗣昌,将其斩首示众。
杨嗣昌怎么都想不到,在朝中商量的这事儿,怎么可能一眨眼的工夫,就传到了坊间,这些市井坊间的百姓,如何能知道朝廷的担忧?
这种事也没法给老百姓解释,杨嗣昌总不能公开说,建奴不可怕,可怕的是于孝天,建奴现在抢够了,让他们走了拉倒,客走主安!
关键是于孝天弄不好是个逆臣,这才是大明最大的敌人,不打建奴也要打于孝天吧!这话要是公开说出去,估计他家当时就要被暴怒的百姓给当场拆了。
于孝天是什么人,老百姓才不管,他们只知道于孝天乃是大明的武将,现在老百姓最恨的就是建奴,建奴几次三番的入关大掠,杀了多少大明百姓,掠走了多少大明百姓,祸害了多少地方的大明百姓,抢走了多少大明的财富。
这里面可不单单只是普通百姓的财物,也死的不单单只是普通百姓,京畿周边,包括这次北直隶、山东很多地方的士绅权贵,可都是受害者,而且受害的很深。
这帮人可是得罪不起的主,他们家被建奴破了,钱被建奴抢了,家人被建奴杀了,还有女子被建奴糟蹋了,抢走了。
这些人跟建奴可是不共戴天之仇,要是听闻杨嗣昌说要放建奴走,反过来要帮着建奴打来这里打建奴的于家军,这帮人怎么可能会放的过杨嗣昌呢?
这消息刚一走露,杨嗣昌的名声就算是彻彻底底的臭到了极点,当天晚上,就有人把大粪丢到了杨嗣昌家的院子里面,大门上,院墙上也糊满了臭不可闻的大粪,顿时把杨嗣昌大宅搞得是臭不可闻,臭味顶风都可以传十里。
杨嗣昌也知道这次他彻底捅娄子了,赶紧早朝坐轿朝宫里面赶,可是他的车仗刚一出院子,就成了过街老鼠。
沿途所过之处,到处都是骂声一片,老百姓躲在墙头后面,站在街上,爬到屋顶,拿着萝卜、土块、石头、破鞋,这通砸呀!
人不能犯众怒,一旦犯众怒的话后果很严重,杨嗣昌这一次算是彻底犯了众怒了,刚开始保护他的亲兵家丁,还咋咋呼呼的驱赶威吓那些指着杨嗣昌大轿破口大骂或者投掷东西的老百姓,喊打喊杀的。
可是后来他们也发现事情不妙,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了这些人的行列之中,骂声充斥着人耳,可以说是直冲云霄,天上落下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更是密如骤雨一般,连那些跟着杨嗣昌大轿的侍从们也跟着倒霉,被砸的满头满脸都是血,有心想要动武,但是众怒难犯,要是他们杀人的话,那么不知道接下来会闹出什么乱子。
这一下他们嚣张不起来了,于是只好赶紧护着杨嗣昌的大轿朝宫里面赶。
可是杨嗣昌刚到宫中,崇祯劈面就下旨,令他传令立即停止对于家军征讨的行动,崇祯最好名,也最爱惜名声,头些天坊间传言说他想要跟建奴媾和,就已经让他吓了个半死,现如今杨嗣昌献计,要趁着于家军和建奴开战之际,从侧翼和后方,突袭于家军,一劳永逸的将于孝天这个祸患给解决掉,本来他还觉得这一招不错。
可是当消息传入坊间,顿时招致一片骂声之后,坊间的事情很快通过曹化淳传入到了崇祯的耳中。
崇祯一下就坐不住了,甚至于坊间还有人高呼,大明该亡,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忠臣良将,领兵来战建奴,朝廷却要将其置于死地,这不是摆明了他崇祯乃是一个昏君,而且是昏到了极点的昏君,这大明不亡,实在是天理难容。
这一下崇祯坐不住了,心中大骂到底是谁走露了消息,居然顷刻之间,便把他这么多年竖立起来的明君的形象给彻底摧垮,同时也大恨杨嗣昌,居然给他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他可不会自我检讨,有错都是下面人干的,这主意是杨嗣昌出的,那么就该杨嗣昌来顶缸,更何况还有前面卢象升的事情尚未结束,而且他通过曹化淳,也已经查知了不少有关卢象升战殁的原因。
这次卢象升在巨鹿战死,确确实实是杨嗣昌和高起潜等人在暗中处处掣肘卢象升,分卢象升的兵权,将卢象升控制的兵马纷纷带走,使得卢象升最终手头上仅剩下了区区三四千的弱旅。
另外有人说杨嗣昌专门派人,给地方官府授意,让地方官府断绝给卢象升的粮饷供应,这事儿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实在是做的太绝。
就算是他崇祯对卢象升有所忌惮,不想让卢象升跟建奴决一死战,也没想过要把卢象升给活活逼死,而且他也知道,卢象升应该是个忠臣,而且还善于控兵,本身能打能杀,乃是当世难得的一个良臣能臣。
卢象升的死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卢象升这一次确确实实可以说是被杨嗣昌还有高起潜给坑杀了,起码杨嗣昌和高起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更可恶的是曹化淳还查知,高起潜确实当时率领数万明军精锐,就陈兵在距离卢象升所部不足五十里的地方,愣是坐视卢象升所部被建奴大军包围,却说什么都不发援兵救援,事后建奴大军在灭了卢象升所部之后,立即掉头攻击高起潜所部,结果高起潜当先带人逃走,导致大军崩溃,现如今高起潜所辖的几万官军,早已被建奴打散,跑的到处都是,在北直南部一带到处作乱。
高起潜这时候居然还没有露头,也不知道跑哪儿躲了起来。
现在坊间又闹出这样的事情,杨嗣昌已经惹出了众怒,而且这么下去,民众的怒火随时会引发大乱,崇祯岂能不怒?
而崇祯最大的毛病就是表面上看似很有担当,但是实际上却内心中喜欢推卸责任,现在事情闹到了这等地步,他把所有怒火都发泄到了杨嗣昌身上。
现如今又是杨嗣昌提出的联合建奴,诛除于孝天的主意,惹得天下民愤滔天,这件事也只能由杨嗣昌来担当了。
现在继续调集兵马,去趁机进剿于家军,显然不太合适了,否则的话这天下人的吐沫星子,就足以把朝廷给淹没,于是崇祯这才急急忙慌的一见到杨嗣昌,便立即令杨嗣昌停止这次的行动,改为令陈新甲以及山海关那边过来的官军,严密监视于孝天所部的动向。
杨嗣昌听罢了崇祯的叱令,知道这一次圣上已经改变了主意,不由得扼腕叹息,这一次恐怕是要彻底错失剿灭于孝天的机会了,同时也猜出来,他恐怕首辅的位置也已经做到头了。
更可怕的是这时候坊间又传出了一个消息,对杨嗣昌更加不利,事情就是济南府被建奴所破的事情。
当初山东巡抚颜继祖原本并没有把山东重兵集中到德州一带布防,而是在济南留了相当一批官兵。
但是因为杨嗣昌错误的估计了建奴大军的行军路线,认定建奴定会走德州入山东境内袭掠,所以直接令颜继祖集中山东官军大部分兵力,赶往德州布防,准备在德州阻住建奴大军入犯山东。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建奴大军会绕过德州,先入北直隶,向西一直攻入山西境内,接着突然间折返北直隶,走真定府向东直插入山东,从临清州直接杀入了山东境内,并且长驱直入直扑兵力空虚的济南府。
结果颜继祖猝不及防之下,根本来不及率军赶回济南府,一天之下济南府便被建奴大军攻克,导致了德王朱由枢和奉国将军朱恩赏被建奴所擒,并且最终被建奴所杀。
这件事之前杨嗣昌把责任完全推到了颜继祖头上,说是颜继祖处置不当,结果导致济南兵力空虚,最终导致了济南府被建奴所破。
对于济南府被建奴所破这件事,崇祯非常痛心,不单单只是因为德王等亲戚被建奴所掳,关键是济南和其它州府县城的地位不同,济南乃是山东省府,乃是大明的重镇,并且地处大明腹地,却被建奴一举攻破,这对于他这个皇帝的脸面来说,实在是跟抽他了几个大耳光一般,让他难堪。
同时济南府被建奴攻克,也大大的动摇了大明上下人等的信心,更使得建奴切身感受到了大明的虚弱,这对于大明来说,所造成的恶果崇祯是能够想得到的。
所以崇祯虽然现在没有下旨处置颜继祖,可是却已经给颜继祖打上了一个标签,此人应该对此事担责,只等回头建奴出关之后,便说这事儿。
可是现在坊间又突然传出,此事颜继祖虽然应该担责,但是罪魁祸首却是杨嗣昌,如果不是杨嗣昌执意令颜继祖调兵到德州的话,那么也不至于把济南的守军抽空,结果导致济南被建奴趁虚而入一举攻克。
崇祯对这件事更是气的要死,这一次建奴入关,杨嗣昌可谓是连出昏招,干的事情一件比一件龌龊,为了他和卢象升之间的那点过节,居然置大明江山于不顾,把事情办成这样,而且事后还装糊涂,欺上瞒下,把屎盆子朝别人头上扣,推卸他的责任。
(月票月票求月票!)
第十五章 强行出关
崇祯怎么就想不通,他以前怎么就这么相信杨嗣昌了,让这么一个混帐东西留在他身边,还对他信任有加,让他当了首辅,结果这厮居然是如此德行。
结果当天杨嗣昌刚刚回去安排过崇祯吩咐的事情,晚上到家饭碗都没有端起来,一伙锦衣卫便拿着圣旨冲入了他的府中,将杨嗣昌当场拿下,锁回到了刑部大牢之中。
崇祯颁旨,罢去杨嗣昌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之职,交由刑部定罪。
杨嗣昌的仕途,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就宣告了终结,这是任何人几个月之前是万万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说民间的舆论,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可以左右很多事情的,对于这一点,于孝天比谁都清楚,所以这么多年来,不惜投入重金,在大明各地建立他的情报网络,同时也在各地都埋下了一颗钉子。
这个时候之前安排的这些细作,终于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但成功的搜集到了大量情报,而且还在关键的时候,成了于孝天的喉舌,在于孝天需要的时候,代于孝天在各地散播流言或者是制造舆论。
以前很多大明朝廷辛秘之事,现在于孝天利用这些散布在各地的细作,充当他的喉舌,广泛的散布出去,而流言这种东西,传播速度之快,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
他在此次北上的时候,便已经启动了这台舆论机器,不断的通过这些散布在各地的口舌,将他想要大明百姓知道的事情,一一散布了出去,最终揭开了杨嗣昌虚伪的面目,使得杨嗣昌在短短数月时间之内,便彻底身败名裂,并且落得了被罢官逮问的下场。
就在京师之中杨嗣昌被于孝天的舆论机器掀翻落马的同时,天津卫的于家军也终于迎来了他们最大的考验。
十余万建奴大军,裹挟着数十万的民众,朝着天津卫滚滚而来,因为他们之中裹挟了大量虏获的民壮,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很快,而且天寒地冻之下,民众根本走不快,就算是他们不停的挥舞着马鞭,抽打那些民众,也无法使得他们行军的速度提高太多。
所以从济南出发踏上返回关外的道路,他们这一路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日行不足三十里,即便是如此,也导致了大量被掳的民众倒毙在了返程途中。
眼瞅着进入河间府之后,奴酋多尔衮和岳托等人,在返程期间,不断排出游骑也就是斥候兵以及小队骑兵前出数十里甚至百里之外进行侦查。
在他们抵达河间府的时候,前出的游骑探知了一个令他们感到非常震惊的消息,大明的一路官军,兵力多达三四万人之多,突然间走海路,在大沽口登陆,并且迅速的进入天津卫一带,控制住了天津卫周边数十里范围,同时也控制住了运河两岸他们北返的去路,牢牢的卡在了他们北返的去路上。
同时游骑还侦知,在这支大明官军登陆大沽口,进入天津卫之后,大明京师一带的官军活动突然变得频繁了起来,大批官军开始从京师周边,被调往了京师的东面,进驻到了通州、香河、保定、武清、东安等地,大有彻底封堵住建奴大军出关去路的架势。
多尔衮和杜度等奴酋闻之都顿时吃了一惊,立即派人再探,不久游骑抓了一些官军俘虏,获知了更多的消息。
这支突然间在天津卫登陆,控制住天津卫以及运河两岸的大明官军,其实并非是奉诏前来勤王之师,乃是大明福建总兵,擅自领兵北上进入到京畿一带的军队。
这个于孝天据传,此次北上乃是有不臣之心,似乎有意要趁着他们入关大掠,给大明来个直捣黄龙,想要谋逆。
多尔衮等人一听就有点糊涂了,福建在他们这些建奴眼中,乃是遥不可及的地方,远的不能再远了,距离京师起码有近万里的路程,就算是这姓于的总兵有心谋反,怎么也不可能万里迢迢的从福建乘船,直接杀奔大明的京师来造反吧!
但是这件事被抓回来的那些大明官军俘虏,却说的是有鼻子有眼,一副笃定的样子,让人又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这个大明福建总兵官于孝天,这一次确确实实是在没有奉诏的情况下,擅自起兵走海路一路直奔天津卫而来,并且在天津卫登岸的,这一点应该没有错。
他们这帮建奴成年和大明打交道,岂能对大明的制度没有了解?所以他们很清楚这样一个武将,在没有奉诏的情况下,擅自起兵发动远征,根本就是灭门的重罪,一般人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这么做的人,要么是愚忠到了极点,已经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以说是彻底疯了,才会做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要么就是这个人确确实实有不臣之心,想要浑水摸鱼,趁机作反。
前一条肯定说不通,因为据传这个于孝天并不是正统大明军将世家出身,早年而是一个活跃在大明南方福建沿海一带的海寇,在天启末年的时候,被大明招安,才成了大明的军将。
这种人如果说他愚忠到了不要命的地步,为了大明会悍然起兵,万里赴援入京勤王,而且还是没有奉诏的情况下这么做的,这事儿说出来鬼都不会相信。
而且可以确定,这个于孝天应该绝对没有疯,于是他们赶紧招来途中抓到的两个对于朝局比较了解的知县,询问这个于孝天的事情。
结果他们得到了一个更明确的消息,那就是这个于孝天,近年来在福建那边大肆拥兵自重,扩张地盘实力,而且飞扬跋扈到了极点,俨然成了福建王,无人可以左右得了此人,早已被朝廷所忌惮,朝廷如果不是这次建奴入关,估摸着很快便会调集重兵南下对这个姓于的发动征讨。
这个于孝天乃是居心叵测之辈,根本就称不上是什么忠臣,完全就是一个地方军阀,所以这次他突然间悍然提兵北上,肯定不会是来勤王的,弄不好确实有谋逆之心。
但是说他谋逆吧,这事儿似乎也说不通,这家伙谋逆,怎么会放着他的老巢福建那边不动手,偏偏要不远万里带着几万兵马,直接杀奔大明京师来谋逆呢?这完全有悖常理呀!
于是多尔衮这帮建奴奴酋,都被这个于孝天的此举给搞糊涂了,一时间闹不清楚这个于孝天到底在想什么事情。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次于孝天领兵登陆天津卫之后,大明突然间调集京师周边的官军,朝着京师东面集结,应该不是来堵他们建奴大军出关的,肯定是来防备这于孝天领兵偷袭京师。
那么这就好说多了,不管这个于孝天发什么神经,突然间带着大军登陆天津卫,都不会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有所图谋的,大明朝廷忌惮于他,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眼下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多尔衮等人面对,那就是于孝天的突然领兵出现,并且夺占了天津卫,正好卡在了此次他们北返的必经之路上,按照他们原定的计划,这一次北返出关,他们正是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必须要途径天津卫,方能进入蓟州府,最终择地冲出关去。
可是于孝天的出现,却打破了他们原来的计划,好死不死的卡住了他们出关的去路。
而且问题是不但于孝天卡在了天津卫这个他们必经之路上,也招致了大明把大批官军,也调至了京师东面布防,他们就算是绕过天津卫,也会碰上大批大明官军。
现在他们已经走到了河间府,就算是现在绕道也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他们现在跟来时候的情况不同,他们此次北返携带了众多财货,另外裹挟了虏获的大批生口还有牲畜,这么大几十万人,想要改变路线,从京师西面绕过京师北返出关,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