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 第454节

策行三国 第454节

  “公台,我带人去己氏接应。”
  陈宫连连摇头。“来不及了,使君心意已定,我们拦不住他。唉,是我无能,让使君受辱。”
  曹仁也叹了一口气,安慰道:“公台,这半年多亏你费心操持,要不然兖州早就崩溃了。子修对你一向敬重,绝无责备之意。他这么做也是形势所迫,并非有意擅行其意,还望公台不要介怀。”
  陈宫托着额头,长吁短叹。曹昂这一手让他一点准备也没有,更来不及反应。己氏就在两郡边境,现在曹昂很可能已经渡过睢水,他就算派人追赶也未必追得上,追得上也未必劝得回。经过几年的历练,曹昂已经不知不觉的长大了,他愿意担起兖州这副担子,也能担得起。
  “求仁得仁,夫复何怨?”陈宫沉吟良久,幽幽地说道:“也许,这就是他的命,兖州的命。曹将军,尽可能集结人马,如果使君不能安全归来,我们就和孙策拼个死活。如果使君能活着回来,我们就为孙策挡住袁绍,报救命之恩。”
  曹仁惊讶不已。“与盟主对阵?”
  “见死不救,他还有什么面目为盟主?”陈宫苦笑道:“希望使君之举能让我兖州的士人看清谁才是真正的仁者,从此不要三心二意。集结一州之力,兖州依然有机会证明自己并非可有可无。”
  曹仁看着神情越发坚毅的陈宫,点了点头,正准备转身出去,又被陈宫叫住了。“将军,我要出去十来天,府中的事,有毛阶、王彧等人主持,军务由你主持,希望你们能配合默契,不负使君所望。”
  “公台,你要去哪儿?”曹仁很紧张。“疫情这么严重,你到处走很危险的。”
  “我要去各家走走。就算是求,也要求他们发发善心。”
  第1255章 分徐州
  郯县,州牧府。
  陶谦躺在病榻上,抱着厚厚的被子,却依然感觉不到一丝暖意。他感觉到生命正一丝丝离他远去,无边的黑暗悄无声息的聚拢过来,即将将他吞没。
  可是他还不死,他还放不下,放不下徐州,放不下这两个儿子。
  看着跪在榻前的陶商、陶应,陶谦暗自叹了一口气。老天真是不公,孙文台的出身不如我,生了几个好儿女,我横行一生,却生了这两个废物,连徐州这点基业都保不住,迟早要落到孙策或者袁熙手中。孙策和袁绍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不知道。胜负未分,不能孤注一掷,两个儿子至少要活一个,这样才能保证陶家的血脉和富贵。
  想到陶家的前程,陶谦强撑着睁开了眼睛,声若游丝。
  “伯允……”
  陶商连忙上前一步,泪眼婆娑地拉着陶谦的手。陶谦的手又潮又冷,像一条濒死的鱼。
  “阿翁。”
  “刘和到哪儿了?”
  “在下邳,等我们的消息。”陶商心虚地看了陶应一眼,低声说道。
  “你把之前抓的东海世家都放了,给他一个见面礼,然后你亲自带兵护送他们去青州,和袁熙见一面。”
  “我……”
  “照我说的去做。”
  陶商不敢反驳,弱弱地应了一声。陶谦又把陶应叫到跟前。“仲允,你送我回丹阳。”
  陶应大急。陶商是长子,不送陶谦回丹阳,却让他这个次子送他回丹阳,陶谦这分明是偏心,要将徐州留给陶商。他刚要说话,一旁的甘夫人瞪了他一眼。陶应不解其意,不过他还是跪下了。老母爱幺儿,甘夫人得子迟,两个儿子中最疼他,他相信母亲不会骗他。
  “东海、琅琊付伯允,下邳、广陵付你,伯允北上,你西归。我死之后,你们分头报丧。至于朝廷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毋须你们担心。”陶谦喘了几口气,挺身欲起,甘夫人连忙将他扶起,又拿过一个枕头塞在他手身。陶谦喘息着,将陶商也叫到榻前,一手握着一个。“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陶商、陶应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悲凉。他们当然明白陶谦的意思。陶谦担心他们守不住徐州的基业,所以一分为二,让他们分投孙袁,将来不管是孙策胜还是袁绍胜,他们兄弟都能保全一人,陶家的富贵还有延续下去的可能。
  陶商首先承诺。“阿翁,你放心吧,如果是袁氏胜,我一定会全力救出仲允。”
  陶应感动不已,也跟着保证。只要有可能,将来一定保得陶商安全,不让他死于非命。陶谦听了,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如此,我死也瞑目了。你们出去,我还有几句话要对你们母亲说。”
  陶商、陶应抹着眼泪出去了。甘夫人在榻边坐下,陶谦拉着她的手,喘息着:“我知道,你偏爱仲允,会觉得我偏心。可是除此之外,我没有更好的安排。就算将东海留给仲允,仲允也守不住。只有琅琊一国,又不足以让伯允立足,只能如此了。”
  甘夫人抹着泪,抽泣着。
  “不过,我还有一个想法。”陶谦看着甘夫人。“孙策年少好色,你那个从女相貌出众,更兼肤白如玉,如果你能将她献与孙策,或可助仲允一臂之力。你从弟甘琰已经是孙策之臣,若能结此婚姻,对你们甘家也有好处,一举两得。”
  甘夫人连连点头。
  安排完毕,陶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疲倦地闭上了眼睛。甘夫人心疼地放他躺平,又将被子掖好。指端滑过陶谦的下巴时,忽然觉得不对,连忙用手试了一下陶谦的气息,这才发现陶谦已经气绝。她愣了一下,忍不住放声大哭,外面的陶商、陶应听见,连忙奔了进来,见陶谦一动不动的躲在床上,面色平静安祥,顿时扑倒在榻前,号陶大哭。
  ……
  曹昂走过长长的曲廊,来到水榭,登上三楼。
  孙策凭栏而立,正看着湖水出神,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事,嘴角浮起一抹浅笑。听到脚步声,他转过头,打量着曹昂,歪了歪嘴。
  “曹子修,别来无恙?”
  曹昂上前,拱手施礼。“将军,我本人无恙,兖州却病入膏肓,急等将军援手。”
  孙策直起身,背着手,来回走了两圈。“你真愿意为了兖州百姓放弃一切?”
  曹昂淡淡的说道:“我身为兖州刺史,却不能安抚一方,愧对天地,愧对苍生,若能以一己之力救兖州万民,略赎罪过,万死不辞。”
  孙策轻笑道:“你跟我说实话,这是不是陈宫的一计?”
  “是不是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救人。”曹昂迎着孙策的目光,面带苦笑。“就算是计也瞒不过将军,我就在这里,任凭将军处置。我不知道将军怎么想,但我相信陈公台不会以我为饵。”
  “你啊……”孙策指指曹昂,也不知道该说他是傻还是说他什么。不过正如他所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曹昂身在此处,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就算是陈宫的计策也被破解了。曹昂赶来平舆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袁绍的耳中,曹昂已经没有退路。他来回转了两圈。“我知道兖州疫情严重,刻不容缓,所以我也不和你多说什么了。考虑到你们父子与袁绍的关系,我不能明着送药去兖州,不过我会放开边境关禁,兖州百姓只要活着进入豫州就行,剩下的事我会全权负责。我不敢说一个人都不会死,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会全力以赴,尽一切可能救人。”
  曹昂抬起头,盯着孙策,几乎没有犹豫,脱口而出。“一言为定。”
  孙策被曹昂看得有些惭愧。他这个计策可比陈宫的计策狠多了,几乎会掏空兖州所剩不多的人口。他原本以为曹昂就算迫于形势,不得不答应,也要考虑一下,没想到曹昂这么爽快的就接受了。在曹昂的注视下,他有点藏不住皮袍下的小。尽管如此,该说的还得说,该做的还得做,容不得半点人情,打不得半点折扣。
  “一言为定。”孙策握着曹昂的手,用力摇了摇。“你去见见你阿母,如果有兴趣,再去见见何伯求、张孟卓和袁显思,我派人为你准备马匹和干粮,你随时可以动身返程。”
  “多谢将军。”曹昂向后退了两步,一揖到底。“我为兖州百姓谢过将军。”
  第1256章 不落地
  何顒、张邈沿着湖边的小径慢慢地走着。天气虽然有点冷,却没什么风,灿烂的阳光照在身上,带来冬日里的丝丝暖意。落尽了树叶的树枝横斜着,不时的拨乱何颙头上的白发和高冠,何顒要小心翼翼的让开才能避免麻烦。
  “张孟卓,那么多空旷之处你不走,你为什么非要挑这儿走?”何顒不胜其烦,很是火大,终于忍不住发作了。
  张邈笑眯眯地说道:“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张仲景的主意。”
  “那小子又胡说些什么?我现在身体好得很。”何顒拍打着胸口,声若闷雷。被软禁在平舆半年多,最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现在反倒习惯了这种生活,每天或由张邈或由袁谭陪着出来散散心,悠闲自在,身体也好了起来,至少胖了二十斤。
  “他说你性子燥,要多磨炼。”张邈离何顒远了一些,免得挨何顒的拳脚。别看何顒比他年长不少,但身手却比他好很多,真要动手,他不是何顒的对手。“他还说,你平时静多动少,连五禽戏都不肯练,趁这个机会活动一下,对你的身体有好处。”
  “胡言乱语!”何顒骂了一句,自己却笑了起来,一把拽下头上的高冠,提在手中。没有了高冠,他轻松多了。看着四周萧索的景色,吁了一口气。“这是大寒了吧?”
  张邈算了算,点头附和。
  “还有几天过年?一眨眼,又是一年要过去了。”
  “今年是腊月初三,还有二十七天才过年呢。”张邈开玩笑道:“你怎么跟小娃娃似的,还盼着过年,等人给你厌岁钱么。”
  何顒瞥了张邈一眼。“你还有脸说我,不也一个德行,天天盼着仲卓有消息来。”
  两个相视而笑,一边笑一边摇头。两人正说得开心,何顒忽然扯了扯张邈。“前面那人是谁?看起来有些眼熟。”
  张邈瞥了一眼,见远处有两人正并肩而来,其中一人正是袁谭。“当然眼熟,他是显思啊。”
  “屁话,我能认不出显思?我是说与他说话的那个人。”
  张邈这才留神细看,也有些奇怪。“的确有些眼熟,不过……他不可能在这里啊,最近又没有交战。”
  得到了张邈的确认,何顒也有些不安起来。这时,袁谭和曹昂也看到了他们,停止了交谈,快步走了过来,向何张二人行礼。何顒拉着曹昂看了又看,不等曹昂说话便问道:“子修,你怎么会在这里?”
  曹昂有些尴尬,说起来平舆的原委,话音未落,何顒便冷笑一声:“你是不是向河北求援,却没收获,只好到这儿来了?”
  曹昂紧闭着嘴,一声不吭。当着袁谭的面,他没有说向河北求援的事,免得袁谭面子上难看。没想到还是被何顒一语道破。何顒看在眼里,气得面红耳赤,胸膛剧烈起伏。袁谭和张邈见状,连忙一左一右扶着他,生怕他摔倒。何颙振臂甩开他们,接连喘了几口粗气。
  “算了,不值得为他生气。”何顒挥挥手。“孙伯符答应你了?”
  “答应了。他说,只要我将兖州百姓送过边境,他就全权负责。”
  “这个卖瓜儿,做得好生意,从来不吃亏的。”何顒哼了一声,顿了片刻,又说道:“不过放眼天下,能如此不遗余力救治百姓的也就你们这几个小子了。”他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又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眉宇间露出一丝迷惘。
  ……
  张承匆匆走进水榭,将一份文书送到孙策面前。孙策偷得浮生半日闲,正在静坐放宽,被张承打破,心里不免有些郁闷。他睁开眼睛,瞅了一眼案上的文书,却没有松开掐着手印的手指。
  “什么事?”
  张承也知道自己打扰了孙策。这些天疫情逐渐控制住,孙策紧张了几个月的心情才算放松了一点,但他还是很忙,难得有机会一人独坐,今天还被自己打乱了。
  “呃……大事情。”
  “不是大事情,你也不敢来啊。究竟是什么大事?”
  “陶谦死了,报丧的人正在赶来平舆的路上,最迟明早就能到,快的话,也许今晚就到。”
  孙策愣了片刻,抬头看看天色,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等郭祭酒来吧。”他咂了咂嘴。“这陶谦……死得还真是时候啊。仲嗣,你觉得呢?”
  张承苦笑着。“可不是么,礼不伐丧,如此一来,针对徐州的所有行动都必须暂时停止,只能从任城一带北上,进入青州了。”
  孙策诧异地打量着张承,忍不住笑了一声。“最近领悟不少啊,仲嗣,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军谋了,优秀也指日可待。”
  张承有点不好意思。“我这也是近朱者赤啊,天天听将军和郭祭酒评析时事,多少有些长进。年轻同僚中也不乏俊杰,每日切磋琢磨,就算是顽石也能磨出光来了。”
  孙策不禁莞尔。军谋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俊杰,绝大多数都是弱冠上下,像张承这样都算是年长的了,自己还没有成大器,身后又被一群天才在追赶,这种感觉其实并不怎么美妙。再加上家里还有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张承压力很大啊。
  “放松点,仲嗣,人无完人,就算是郭祭酒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你呢,是幸运也是不幸,没有多少民间游历的经验,阅历少一些,难免有些不落地。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毛病,读书人大多如此,所以才需要游历。我在考虑一件事,以后招收军谋可能还是要年纪大一些的,没有生活阅历,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
  张承深表赞同。“那现在的人怎么办?”
  “我打算挑一些胆大心细身体好的,让他们到各营游历轮值,多与普通士卒接触,如果能参与日常训练,再参加几次野外拉练,那就更好了。不了解普通士卒的疾苦,不知道行军作战的实际困难,只知道在图上量尺寸是不够的,制定出来的方案可行性不高。”
  张承静静地听着,眉宇间露出几分难色。下军营体验生活可不是说着玩的,他们都清楚军中训练有多苦,让他们这些读书人与普通士卒一起摸爬滚打,别人不知道会怎么样,反正他觉得不靠谱,有辱斯文。
  见张承不吭声,孙策知道他有心理抗拒,也不着急。他现在也只是吹吹风,没打算立即施行。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他有的是时间,一代人不够就两代人。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不相信用六十年时间还不能把这风气扭过来。
  老子才二十岁,有的是时间跟你们耗。
  第1257章 应变
  孙策打开军报,看到陶商释放之前被抓的东海世家时,有些意外。
  放人,这是几个意思?是达到目的了,还是妥协?考虑到陶谦去世这件事,应该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些人当初是他和陶商一起抓的,陶谦一直关押着他们,也不杀,让东海世家不敢明目张胆的和刘和来往,谁眉来眼去就杀谁。这个办法不治本,但是治标,刘和用了近一年时间也没能拿下东海就是明证。
  陶谦有一套,但陶谦现在死了,他也知道他那两个儿子是什么货色,估计不是东海世家的对手,正好刘和被袁绍调集徐州,与东海世家讲和也是一个不错的时机。这老古惑仔可以啊,临死还玩这么一手。很可惜,陶商、陶应都不是雄才,虽然经过他的薰陶,有点长进,也只是中才而已。要靠他们兄弟守住徐州太难了,历史上,陶谦逝世前将徐州让给刘备,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
  孙策坐了好一会儿,准备的茶都凉了,郭嘉才匆匆赶来,满面笑容,脚下生风。孙策调侃道:“这么开心,捡着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