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武侠仙侠>太上金阙> 第133章 县公(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县公(下)

  第133章 县公(下)
  苏孝慈笑容一滞,又很快恢复如常,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掩饰心中不悦,话锋一转,道:“贤侄过谦了,这鲁县公之位,实至名归。如今朝堂局势微妙,贤侄得陛下青睐,往后在这朝中,定然是如鱼得水。”
  吕尚轻声道:“尚不过是尽了臣子本分,一切皆仰赖陛下圣明。往后行事,尚定当恪守本分,不负陛下期许。”
  一旁的吕永吉见状,适时开口,道:“苏尚书,犬子年轻,承蒙陛下厚爱,才有今日,往后还望尚书多多提点。”
  苏孝慈哈哈一笑,将茶盏重重搁下,道:“齐郡公客气了,吕贤侄年少有为,前途无量。此番前来宣诏,我还需去其他将领府上,就不多叨扰了。”
  吕永吉、吕尚赶忙起身相送,将苏孝慈送至府门。
  待苏孝慈的马车远去,吕尚转身看向吕永吉,道:“父亲,苏孝慈这番示好,意图明显,不知他背后的人,是晋王,还是太子?”
  吕永吉长叹一声,道:“自然是太子,苏孝慈不仅是兵部尚书,同时还兼着太子左卫率的职司,是太子最信重的人。”
  太子左卫率,总领东宫禁卫,若非绝对信任,又怎会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付给苏孝慈。
  吕尚闻言,双眉紧锁,道:“如此说来,苏孝慈示好,则是为太子笼络党羽。难怪你一直摇头,太子与晋王暗中较劲,咱家卷入其中,稍有不慎,就遭大祸。”
  吕永吉幽幽道:“不错,太子虽居储君之位,然晋王却会善迎合二圣心意,这两派明争暗斗,各有党羽,咱们吕家虽是外戚,但出身太低,小门小户,可不敢掺合其中。”
  “尚儿,我知你如今受天子看重,在朝中崭露头角,成为各方拉拢对象。但咱们务必保持清醒,明哲保身,方是正途。”吕永吉目光深沉,紧紧盯着吕尚,神色凝重。
  “太子,晋王,”
  吕尚大感头痛的摇了摇头,两党相争,如今已初见苗头。而这还只是开始,来日兰陵公主下降,太子和晋王成了妻兄,吕尚再想置身事外,怕是就难了。
  事实上,朝堂上不只有这两党,杨坚与独孤伽罗生有五子五女。杨坚在建立隋朝后,将几个儿子分别封王,让他们在各地担任重要职务,以巩固皇室的统治。
  天子杨坚认为兄弟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又都是独孤伽罗所生,应该会相互扶持,不会出现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的情况。
  所以,天子杨坚给予了几个儿子极大的权势,晋王杨广为并州总管、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镇守太原。秦王杨俊任洛州刺史、河南道行台尚书令,镇守洛阳。
  蜀王杨秀为益州总管、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镇守成都。也就是汉王杨谅年纪太小,难以坐镇一方,要不然杨坚必然会让汉王杨谅也出镇地方。
  吕永吉与吕尚回到府中,刚迈进门槛,一阵穿堂风过,裹挟着几片枯叶扑面而来,吹得人脊背发凉。
  吕永吉抬手示意吕全关上府门,又对吕尚道:“尚儿,随我去书房。”
  书房内,吕永吉坐在雕太师椅上,看着手上的诏书,重重地叹了口气,道:“鲁县公,没想到天子倒是真大方,给了你一个开国县公的爵位,”
  “我是齐郡公,你是鲁县公,咱吕氏一下就有了俩个爵位,凭着这俩个爵位,咱吕家不说公侯万代,但与国同休,还是可以的。”
  听到与国同休,吕尚笑道:“诏书上说,我在鲁县,有一千户的封地,我记得咱们大隋有两个鲁县,就是不知天子封我的鲁县公,是山东,还是河南。”
  大隋疆土广袤,辖内有俩个鲁县,各据要津,别具风貌。
  一个是山东旧鲁地,自楚灭鲁后,始设鲁县,历经秦、汉诸朝,久承儒风。开皇四年,天子诏改鲁县为汶阳,
  一个是地处河南,北魏时本为鲁山县,开皇之初,改称鲁县,隶属广州。南通荆楚,北达河洛,是南北往来之咽喉。
  这俩个,一个是千年文脉,一个是扼交通军事要冲。
  吕永吉手指轻叩书桌,道:“应该是河南鲁县,山东鲁县自先秦便受孔家影响,孔氏一族在当地根深蒂固,势力盘根错节。”
  “如今孔家后人在朝堂内外也不乏为官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山东鲁县几乎就是孔家的自留地,天子上哪去找一千户封给你?”
  吕尚若有所思,道:“父亲所言极是,听说孔家讲学之地杏坛,每日前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学成之后,都在各州郡任职。”
  “孔家借此在官场广布人脉,盘根错节的关系,错综复杂。”
  吕永吉神色凝重,微微点头,道:“不止如此,孔家在山东鲁县的田产,绵延百里。”
  “每年收获的粮食堆积如山,凭借雄厚的财力,他们不仅豢养众多门客,还时常资助当地豪绅,在民间威望极高。”
  “这就使得孔家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连地方官员上任,都得先去孔府拜会。”
  吕尚皱起眉头,道:“如此一来,山东鲁县的事务,几乎都在孔家的掌控之中,简直等同藩王。”
  “孔家可比藩王可怕多了,人家有个好祖宗!“
  吕永吉目光深邃,抬手轻轻摩挲着下颌,缓缓道:“我倒希望,陛下封给你的一千户,是在河南鲁县。那里南通荆楚,北达河洛,作为南北往来咽喉要地,商贸极为繁荣。”
  “每日商船如织,来自江南的丝绸、茶叶,北方皮毛、马匹,都在那里中转交易。单单码头税银,便是一笔惊人数目。”
  吕永吉手指轻敲桌面,道:“也因如此,历任鲁县县令,在任上都政绩斐然。”
  “当地商户为求安稳经营,每年给官府供奉的财物,也是数不胜数。咱家获封鲁县公,除了那一千户的封地赋税,说不定还有机会参与当地商贸的管理,从中牟利。”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