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历史>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629章 解决通讯难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9章 解决通讯难题

  第629章 解决通讯难题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中,弗吉尼亚号上的林源和科恩导演,孟涛等人,在紧急的修改拍摄计划。
  这个步骤必须要快,因为拍摄计划制作完毕以后,还要通知水面的拍摄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拍摄准备。
  与此同时,弗吉尼亚号沿着n—17号航路,向着预定拍摄地点前进。
  而那只庞大的弓头鲸和独角鲸群,则在不远的后方悠哉的跟着弗吉尼亚号前进。
  这段时间中,林源也不时的出舱,和这些临时结交的动物朋友们沟通一番,并且增强对冰海环境的适应能力。
  不知不觉中,拍摄的准备工作已经逐渐成熟,即将进入拍摄阶段。
  此时,在弗吉尼亚号的餐厅内。
  “林源,我们这儿做好了拍摄准备,不知道拍摄船抵达了没有?”德普问道。
  林源还没回答,孟涛先翻了一个白眼回复道:“早就抵达了,科考船的水面航线比我们更笔直。已经在水面上等待着我们发出拍摄指令了。”
  “水面拍摄船是怎么过来的?不是说格陵兰岛的冰盖很厚吗?我听说格陵兰岛的冰盖平均厚度达到了1400米!”德普问道。
  孟涛用有种看弱智般的眼神,盯着德普,看得德普心里毛毛的。
  “都说你们美国人不学数理化,欠缺基本的科学常识,看来真不是假的。”孟涛说道。
  “没错,我们是不学那种费脑子的数理化,可这不代表你能侮辱我们的智商,我怎么没有常识了?”德普抗议道。
  “你不会认为格陵兰岛,是一个浮在水面上的大冰山吧?”孟涛问道。
  “不是吗?我看所有的地图和图片,格陵兰岛就是一个大冰盖啊。”德普理直气壮的说道。
  孟涛无奈的拍了一下脑门:“冰山一角听过吧?”
  “嗯,怎么了?”德普问道。
  “如果格陵兰岛的真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大冰盖,平均厚度1400米,最深厚度2700米,那么岂不是至少有1000多米的冰块位于水下?这意味着水下一千多米航行,都有可能撞上冰盖的底部,你觉得这符合常识吗?”孟涛问道。
  德普:“……”
  缺脑子的德普终于意识到了不对,绝大多数潜艇都无法在水深超过500米的海域活动,因为巨大的水压会压爆潜艇的壳体。
  要真是水下1000米都是冰块了,那么格陵兰岛海域岂不是到处都能撞上冰?
  孟涛叹了一口气道:“格陵兰岛是一个像南极大陆一样,地壳高度伸出海底的陆地啊,只不过是这个陆地上盖满了冰雪,这就让你产生了格陵兰岛是一个浮在海面上的大冰块的误解了?”
  听到孟涛的回答,德普的脸羞得通红。
  这些年美国所谓的快乐教育,真是让他们连最基础的科学常识都已经缺失了,甚至是反智主义盛行。
  在学校头脑聪明的优等生反而会被贬低为书呆子,而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橄榄球队运动员,才是最受推崇,最被女生喜爱的类型。
  德普隐隐感到这么做是不对的,只有强壮的身体,但是却脑子空空,真的能够撑起这个社会吗?
  在德普的自我认知中,他已经在自己的童年伙伴中算是聪明的人了。可是都是像他这样的人,恐怕是支撑不起这个国家的。
  德普问道:“那我们所处的位置?头顶上的冰盖?”
  孟涛说道:“我们现在位于格陵兰岛西北方向的海域,我们是沿着巴芬湾一路北上的。
  坐标大约是北纬86度41分,西经64度21分,头顶上漂浮的冰盖层平均厚度在5米左右。”
  担心德普还是不太懂,孟涛又补充了一句:“哪怕在北极圈海域中,5米的冰层厚度也是最厚的水平。这对于我们和水面的通讯,造成了不小的干扰,接下去的拍摄过程并不会顺利。
  其中通讯就是最大的难题,哪怕头顶上那艘拍摄船,也是大西洋舰队派出的军用船只,可是依旧会有相当大的麻烦。”
  “通讯难题?”德普不解的问道:“潜艇和水面通讯很难吗?”
  孟涛叹了口气说道:“让林源来解释吧,他的脾气比我好,耐心也比较充足,我已经快要按捺不住我的拳头了。”
  听到关系到通讯,科恩导演也立刻发问道:“通讯很难吗?那我们到时怎么进行和水面上的通讯,来协调拍摄工作?
  总不能水下我们演的热火朝天,可水面上的拍摄船却做不出任何的配合,那岂不是白费力气了?”
  了解到这个状况,显然科恩导演也有些着急了。
  好在林源和孟涛早就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孟涛向林源点点头,示意林源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只是简单的科普介绍,林源可能并不想多费口舌。
  但这件事确实涉及到接下来的拍摄工作,乃至于万一潜艇出现什么意外想要自救时,对外通讯都是重中之重。
  确实有必要让不太了解的德普和科恩导演了解清楚。
  于是林源笑着说道:“我们人类的长距离无线通讯方式,主要是依靠电磁波,这个基础概念你有吧?”
  科恩导演和德普点点头,电磁波他还是懂的。
  林源继续说道:“电磁波在水中的传输能力很弱,非常的弱。”
  “有多弱?”德普问道。
  “50。”
  “50米?”
  “50厘米。”
  “……”
  50厘米?
  简直离了个大谱!
  50厘米的距离,还没有一条腿长?
  这点距离能够干什么?
  德普和科恩导演彻底无语了。
  林源说道:“没办法,常用频段的通讯电磁波,在水下甚至传不出50厘米远,因此潜艇想要和外界通讯一直是个难题。”
  “为什么?”德普立刻问道。
  在他的认知中,电磁波可以轻易的跨越几千上万公里,为什么在水下短短1米的距离都无法跨越?
  “水在含有杂质的时候,是一种导体。因此对于电磁波的衰减作用极强,尤其是含盐量极高的海水,导电率大大的高于普通的纯净水。”林源解释道。
  “源神,你真的比孟涛耐心的多!这个道理被你说的深入浅出,连我这种没怎么学习理科知识的人都能听懂,要是孟涛来说,我肯定是一头雾水。”德普还不忘吐槽了一下孟涛,两人果然是好基友。
  科恩导演也点头表示明白,但他也提出了担忧:“既然电磁波的水下传输这么难,那有什么解决办法?”
  “长波通讯。”林源说道。
  “长波通讯?”德普再次暴露了无知。
  “无线电波的波长越长,也就是频率越低时,在水中的衰减也就越小。”林源说道:“因此根据这个原理,各军事强国都建设了属于自己的长波电台。”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林源想起了当初东方大国和自己的老大哥决裂,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老大哥提出了要建设长波电台。
  这种对于全球海军部署,特别是战略核潜艇通讯指挥链具有重大价值的军事设备,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那就好了,有了长波通讯,我们就能顺畅的和水面拍摄船通讯了?”科恩导演最关注的始终是这一点。
  林源摇摇头:“很遗憾,长波通讯也有两大缺点。”
  “第一点能发送的信息相当有限。”林源说道。
  “多有限?”科恩导演问道。
  林源耐心解释道:“世界上最主要的长波电台,使用的主要频段被称为‘甚低频’,在军用领域常用的频率是2000hz左右的频段,使用msk最小频移监控方式来发送。”
  科恩导演:“……”
  德普:“……”
  两人表示听不懂,林源也不想解释,而是换了一个方式表述:
  “带宽在300bps左右。”
  科恩导演:“……”
  德普:“……”
  于是林源继续更换表述方式:“每秒37.5字节。”
  科恩导演:“……”
  德普:“……”
  林源表示很无奈,美国的基础教育到底是有多差,不是互联网科技强国吗?
  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没少上网吧?
  竟然连每秒37.5字节意味着什么都听不懂吗?
  他还没解释,说这37.5字节传输的只是明文。
  而实际上甚低频通讯,是一种广播状态的通讯方式,所有发送的信息不仅己方能接受到,敌方同样也能收到。
  因此信息是必须加密的,再加上收件人,文件头,验证信息等占用通讯字节,最终能够传输的有效信息更是进一步被压缩了。
  看到科恩导演和德普是真的听不懂。
  林源只能继续降低难度:“实际的通讯效率,也就是每分钟一条短信的水平。”
  此刻还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facebook,微信,twitter等社交软件,大家除了打电话之外,主要就是发短信。当林源用发短信来举例的时候,科恩导演和德普立刻听懂了。
  只是每分钟只能发送一条短信?
  这通讯效率也太低了吧?
  这让科恩导演不禁感到忧虑起来。
  但是他还是继续听林源往下说,因为长波通讯的缺点可不仅仅只有通讯效率低这一点,还有另外一点林源没说。
  “第二个缺点就是长波通讯的波长很长,所以想要发射长波无线电的话,天线尺寸会非常的大。”林源说道。
  “有多大?”科恩导演立刻问道。
  林源说道:“你们可能没有见过长波电台长什么样,我给你们描述一下。每个长波电台,都是由一根400米高左右的核心信号发射塔,配套上周边12座矮一些的发射塔组成。
  这些发射塔的呈现六角形节点排列,之间用天线相连。从正上方看下去,像是一个雨伞的伞骨,因此也被称为是‘伞状天线’。
  一组伞状天线的跨度,可以达到2000米。
  这样巨大的长波电台工作时,发射功率可以达到1~2百万瓦之间。”
  林源害怕科恩导演和德普听不懂这种功率意味着什么,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对讲机,功率大约是0.5瓦。”
  对于科恩导演来说,对讲机简直是再熟悉不过的设备了。
  哪个片场,哪个导演在拍摄电影时不使用呢?
  如果说在片场内,几十米甚至几百米范围内通讯都相当顺畅的对讲机,仅仅只有0.5瓦的发射功率。
  那么200万瓦的长波电台,简直就是恐怖如斯!
  可是林源的下一句话,就打消了科恩导演和孟涛的所有期待:
  “哪怕是占地面积如此巨大,功率如此强悍的长波电台,如果向1万公里外的潜艇发射长波信号,也只能够穿越20米左右的水深。”
  科恩导演:“……”
  德普:“……”
  听到这里,科恩导演已经彻底绝望了。
  以前他大约隐隐约约的知道一点潜艇通讯难,但是也没想到竟然这么难!
  首先是通讯的信息量极为有限,每一分钟仅仅只有一条短信的通讯量。
  其次是长波电台的尺寸如此巨大,意味着不可能塞进潜艇之中,这世上绝没有能够塞进高400米,宽2000米天线阵列的潜艇。
  这使得长波通讯只能是单向的,也就是陆地指挥所可以向潜艇发出指令,而潜艇无法回复命令。
  最后一点,则是都已经承担了上述两个巨大代价之后,长波通讯依旧只能抵达水下20米左右的深度。
  哪怕距离近一点,也不会超过30米的深度。
  而弗吉尼亚号这次的拍摄深度是水下200米!
  这样水面发送的型号根本就无法传达,甚至连单向通讯都做不到。
  现在科恩导演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潜艇在出事故之后,根本没法发出求救信号。
  甚至海军指挥部,都不知道出事故的潜艇到底位于哪里,又是什么时候出的意外。
  只能在连续错过好几次约定好的通讯时间点后,才意识到潜艇可能是出事了,立刻组织救援和搜寻工作。
  不得不说,潜艇真是太难了。
  难怪潜艇官兵会感到心里压抑,因为一旦出了事,就很难获得救援,大概率会在绝望的等待中死去。
  潜艇的最大优势就是水下的隐蔽性,而这种隐蔽性显然是一柄双刃剑,也会给潜艇官兵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心理压力。
  一想到此时自己就位于潜艇之中,科恩导演和德普立刻感到心中一阵发毛。
  “你们既然知道了这么多的弊端,还敢于坚持执行这个拍摄计划,那就一定有应对之策吧?”科恩导演问道。
  “极低频和长波通讯浮漂结合。”林源说道。
  “极低频和长波通讯浮漂结合?”*2
  科恩导演:(一`一;)
  德普:(▔皿▔)
  虽然两人都听不懂,但是听到有解决方案以后,科恩导演显然振奋起来。
  而一头雾水的德普,则是感到头痛欲裂。
  该死的理科世界!为什么要有这种让人完全听不懂的东西存在?
  林源继续解释道:“所谓的极低频,就是频段在80hz左右的超长波。”
  这下连德普都懂了,刚才林源已经说过了,想要增加无线电磁波在水下的传输距离,唯一的方式就是降低频率提高波长。
  而2000hz的甚低频,在水下传输距离虽然比50厘米长,但是20米依旧不够用。
  于是进一步把频率降低到80hz,那么水下穿透距离必然会大幅度提升。
  “可是使用极低频,会导致带宽进一步减少,以及发射天线进一步增大吧?”德普举手提问道。
  他的神色满是得意,为了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刚才林源已经很详细的解释过了,无线电信号的频率越高,能够承载的信息量就越大。
  那么极低频的频率,比甚低频都大幅度降低了,那么承载的信息量恐怕要低的可怕。
  另外一点,就是林源也说过了,想要发射长波信号,就需要非常大的天线。
  伞状天线都要占地超过方圆2公里了,那么极低频电台,占地面积更是无法想象。
  对于德普的体温,林源还没有回答,孟涛先一步很诧异的说道:“行啊德普,没想到你的脑子一点都不笨。谁说你们美国人就学不懂理科知识呢?看来只是国家没有给你们创造这种条件罢了。”
  孟涛在无意中,戳到了事情的真相。
  所谓的美国快乐教育,本质就是国家不愿意在教育上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培育本国人才。
  毕竟搞理科教育,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也需要比文科教育更专业的老师,费的教育成本显然更加高昂。
  哪有比让学生学学文学艺术这样的快乐教育,更加节省教育经费的?
  至于需要的理工人才怎么办?
  哈哈,给两个东方大国,还有东亚的那些卷王国家发绿卡不就好了?
  有多少东方大国top2学校的毕业生来到美国?甚至都能在硅谷开同班同学会了。
  注意,是同班同学会,不是同校会!
  直接收割别国培养出来的理工科人才,不仅美国不需要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还能挖走对手的人才,削弱对手崛起的可能性。
  简直是赢两次,赢麻了!
  不得不说,资本至上的国家,永远就是把利益和投入产出比看在第一位。
  至于那些被抛弃了的底层民众,有谁在乎呢?
  如果将来他们抱怨没有工作,岗位被抢走了,还可以反手给他们扣上一顶帽子:
  谁让你们好吃懒做,畏惧困难不学习理工科知识?
  最让你们只知道打球约会,推崇体育明星?
  也不是不给你们好的工作机会,只是这些技术岗位,你们干的来吗?
  显然,美国人也不是真的就不合适学习理工科知识,否则当年也不会一度引领科技进步。
  只不过是资本从自身利益出发,放弃了耗费大量成本,在本国培养人才的路线罢了。
  德普虽然脑袋空空,但其实真的弱智,好好教育一下,也是能变成一个蠢货的!
  孟涛是这么想的。
  林源用鼓励的语气说道:“德普,你说的非常正确,没想到你能轻易的举一反三。”
  听到林源的夸奖,德普也是挺直了腰杆,面上满是神气的表情。
  林源说道:“在位于北美腹地的威斯康星州,有一个横跨200公里范围的超大型极低频信号发射阵列,可以实现全球通讯,向无论处于世界各地的水下的潜艇发送指令。”
  “多少?”德普惊讶的问道。
  200公里?
  “我们的国家有能力建设这么大型的工程?我怎么不知道?”德普问道。
  在他的印象中,他的国家可是修一条高速公路,十年都修不好,了几十亿美元还烂尾的工程苦手。
  竟然有能力建设横跨200公里的巨大信号发射阵列?
  “二三十年前有这种能力,现在已经没有了。”林源没有深挖这个问题,而是继续说道:
  “你说的带宽很低的问题,也确实是存在的。使用极低频通讯,哪怕是最优编码情况下,通讯效率也不到1bps。”
  林源已经算到了科恩导演和德普听不懂,进一步解释道:“换算过来,也就是大约每15分钟,能够发送3个字母。”
  科恩导演:“……”
  德普:“……”
  今天科恩导演和德普已经不知多少次表达无语了。
  林源笑着说道:“别小看每15分钟发送的三个字母,已经可以根据事先约定的密码本,发送一个指令,比如说z代表通讯指令。
  而在水下接受到通讯指令的弗吉尼亚号,就可以立刻放出一个带有浮漂的长波通讯器。
  浮漂会带着这个有线的长波通讯器,浮到水下20米左右的位置,就可以接受‘甚低频’的长波通讯信号了。”
  听到林源解释以后,科恩导演和德普终于明白过来。
  不得不说,面对深海潜航的通讯难题,工程师们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尝试,终于还是找出了解决方案。
  这种充满了科学美感的解决问题方式,让科恩导演和德普感到了一种异样的震撼:
  原来理工科知识,也并非那么的枯燥乏味,相反可以非常有趣,甚至让人充满成就感的。
  此时,一个念头闪过他们的脑海:
  不对啊!
  林源你是一个在美国教育体系成长起来的华裔,你为什么会懂这些?
  快说,你是不是偷偷开挂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