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3章 两个月后

  第563章 两个月后
  林源的回答,让那名法新社的记者一愣。
  他没想到,林源竟然会这么不给面子,不识抬举。
  新闻媒体记者作为无冕之王,法新社也是欧洲影响力最大的几家媒体之一,他都这么低下身段来递话头给林源了。
  林源只要接过去,谈谈自己在这件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不就能立刻收获不少名望吗?
  可他竟然揪着萨米尔公司的罪行不放?
  还要求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夏拉村惨剧”上,不要提“不相关的事”?
  一时间,法新社的记者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他是带着政治人物来的,尽可能希望借着记者会的机会,降低法国的负面形象。
  没想到他一提问,不仅没起到洗白的效果,反而变得更黑了。
  被逼到了风口浪尖上,法新社记者只能勉强回答道:
  “我们只是媒体,并不是法国政府,也不是国际法院,更不是萨米尔公司,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力的为受害者呐喊,期待正义的来临。
  不过我们是绝对的支持本次惨剧的受害者,能够获得充足的赔偿。”
  “我很高兴看到法新社的朋友,愿意为受害者发声,我也相信你们的力量,一定能倒逼那些无良企业做出足够的赔偿。”林源说道。
  林源的用词变得和善起来,但法新社的记者却莫名的感到心中一寒,似乎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他。
  果然,下一刻林源就说道:“因此我们必须共同发声,一起并肩作战,逼迫这些无良企业不得不‘善良’起来。
  别以为我担心‘夏拉村惨剧’的受害者,不能得到合理的赔偿是过度担忧。
  事实上,在非洲这边土地上,正义往往总是缺席。
  各位媒体朋友们请看,这是过去几年在非洲发生的,因为法国公司导致的恶性灾难的善后处理结果。”
  随着林源的话,主席台后方的大荧幕上,立刻显现出文字和配图:
  1998年,发生在肯尼亚的维多利亚湖地区,法国埃赫曼集团的霍马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87人死亡,98人下落不明,276人受伤。一共赔偿了30万法郎。
  1999年,发生在赞比亚,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的卡帕森铜矿,在开采过程中因为地质突然沉陷,造成103人死亡,107人下落不明,133人受伤,总共赔偿了25万法郎。
  2002年,发生在刚果(金)穆希地区,法国埃赫曼集团的钽铌矿,疑似因为强迫采矿引发的骚动,造成57人死亡,287人受伤,没有进行任何赔偿。
  ……
  ……
  一条条过往发生在非洲大陆上,法国矿业公司们在掠夺资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贪婪,赤裸裸的展现在记者面前。
  看到这些过往记录,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萨米尔公司的行为,绝不是个例,似乎这样无视非洲人性命和安全的采矿行为,早已是常态了。
  这些记录全都是法国矿业公司造成的,林源简直就是贴脸开大,彻底掀翻了高卢雄鸡的底裤。
  既然辱法了,那就贯彻到底咯。
  这些过往恶劣事件形成的合订本,像是一套组合拳,打的那个法新社记者头晕目眩。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我太傻了,单知道讨好林源,却不知道这么做反而招来了狼,看来我的工作要不保了。
  林源望向台下的那些媒体记者:
  非洲本地的媒体们开始欢呼鼓掌,他们尽力的为林源鼓劲表达自己的支持,这是林源在为他们发声,替他们声讨不公。
  连台上的小卡比拉总统和卡诺,也疯狂的鼓掌,黑黑的手掌都拍的通红起来。
  而西方的主流媒体记者们,则纷纷眼神变得闪躲起来。
  虽然林源只说了法国的,给本国留了面子,但他们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又能比法国好多少?
  不把非洲人性命当回事,这早已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此刻的西方媒体们,生怕这股火烧到自己的国家头上。
  林源当然猜到了他们的心思,他也无意把打击范围扩大。
  揪住法国这个典型,趁机为受害者多挣取一点利益,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要是无差别的曝光所有西方国家的罪行,反而会导致事情做不成。
  分化瓦解敌人的阵营,才是切实可行的方式。
  之所以揪着法国不放,一方面是因为夏拉村惨剧的制造者就是法国公司,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法国在西方阵营中,相对比较独立,也就更加方便林源狐假虎威。
  背靠美国几大顶级财团,撬走一部分法国公司的利益,却没有动到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利益,那么法国政府也翻不起什么浪。
  林源拿起话筒,接着说道:“我希望国际法庭在审判时,惩罚公司高管是必然的。但是对于公司的处罚行为,不要仅仅局限于罚款,更要专门判决给受害者一笔合理的赔偿金。难道罚款远高于赔偿金是合理的吗?”
  这话一出,台下又是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显然大家对于欧美国家的司法判决,已经怨气积累的太久了。
  要是没有林源今天站出来这么闹一场,大概率国际法庭的判决,会对萨米尔公司判决罚款几十亿欧元,但是判决给受害者的赔偿金仅仅只有几百万美元。
  这简直是讽刺!
  大量的受害者,得不到充足的赔偿。
  而法国政府,却可以通过判决从萨米尔公司得到几十亿欧元。
  真是太荒谬了,到底谁是受害者啊?
  “我想请问各位媒体朋友们,我的主张合理吗?”林源问道。
  “合理!当然合理!”
  “本就应该如此!”
  “必须充分的赔偿受害者及其家属,尽可能的安抚他们的创伤!”
  台下的本地记者们高呼表示支持。
  “这位法新社的朋友,你怎么看呢?”林源继续问道。
  这一刻,那名法新社的记者感到彻底的绝望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恐怕就要终结在这里了。
  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我怎么会这么倒霉啊?为什么接到这样的任务?
  法新社记者痛苦的想要哭。
  此时,突然有一张纸条塞进了他的手中。
  他不知道是谁塞给他的,但是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立刻打开查看,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
  往前!你会获得远超想象的名利!
  一道闪电瞬间划过他的脑海,他像是被醍醐灌顶一般,完全想通了。
  这时候虽然是危局,但也蕴含着极大的机遇,如果他高举正义的大旗,就能成为一名人权斗士,必然给自己获得巨大的名望。
  只要他自己有名望了,那么法新社怎么扫尾,关我一个打工人什么事?
  于是法新社记者立刻激情昂扬的说道:“林源先生,我完全同意你的主张!作为一个法国人,作为一个法国媒体人,我同样对我的国家许多企业的行为,感到恶心。
  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力量声讨他们!
  赔偿!他们理应拿出感到肉痛的金钱,来弥补自己犯下的罪恶!”
  法新社记者的态度突然180度转变,直接看傻了他的同行们。
  bbc,cnn等老牌媒体的记者们,纷纷露出了惊讶的目光,但气氛已经烘托到了这个地步,道德的旗帜也已经高高的竖起。
  担心被战火波及的他们,自然也立刻一边倒的表示支持!
  毕竟是法国的媒体,表态要让本国的企业赎罪,关他们什么事?
  自然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尽力的支持咯!
  但下一刻,这些西方媒体就笑不出来了。
  林源把话筒交给了卡诺。
  接过话筒的卡诺,认真的说道:“惩罚犯错者,只能针对过去的事,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杜绝未来。
  一直以来,因为法律和制度的缺失,我们非洲国家在接待外来矿场开采者时,没有很好的保护本国国民,这是我们的重大过失。
  好在现在弥补也不晚,我们也有了一个好的范本。”
  “范本?是什么?可以透露吗?”《南非之声》的记者站起来提问道。
  卡诺笑着说道:“这又要感谢林源先生了。我们和林源先生达成了合作协议,把矿区和当地的整体开发一起承包给了林源先生。
  林源先生会为所有在矿区采矿的矿工,提供职业培训以及保险等保障,也会为尘肺病等职业疾病提供医疗保障。
  同时,还将20%的利润用于矿区建设,整体开发矿区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整体开发,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说完,卡诺背后的投影屏上,展现出合作方案的一些关键条款。
  看到这份协议,所有的西方记者心中直呼:卧槽!!!
  要是都按照林源这份协议这么干,他们西方企业的好日子岂不是要到头了?
  以往西方企业,来到非洲挖矿,只需要重金买通当地的地头蛇,和他们谈好利益分配。
  其它的就躺着数钱就好了。
  什么人力成本?反正不用配备充足的安全防护措施,不需要太多的职业培训,只要支付低到可怜的工资就好了。环保成本什么更是不存在。
  反正挖完矿以后的环境破坏,留下一笔烂账也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
  现在林源这个超级卷王跳出来,拿矿你就拿矿吧,你还承诺要帮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那还怎么玩啊?
  但西方媒体也立刻明白过来,这种林源模式很难复制。
  因为很多地方只有采矿的价值,没有开发的需求,同时林源的做法只对那些对本国本地区的非洲领导人有吸引力。
  大部分的非洲地头蛇,还是只关心自己能赚多少,甚至担心控制地区人民有钱了以后不好管理,影响他的统治。
  这么一想,西方媒体的记者们又心安了许多。
  但也知道林源这一招祭出以后,西方矿业公司们,也不得不跟着提高一些待遇,否则吃相就显得太难看了。
  与西方媒体记者们的情绪复杂不同,非洲本地的媒体记者们,再次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等到掌声逐渐平息,主持人布塔才开口说道:
  “时间差不多了,接下来是受难者的入土仪式。新闻发布会最后一次提问,就交给《纽约时报》的记者吧。”
  《纽约时报》的记者接过话筒,一时竟然不知道怎么开口。
  有法新社那位记者在前,他可不想看到自己也掉入火坑之中。
  于是他纠结了一下以后说道:“林源先生,大家都知道您来到刚果以后,在船难之中救了几百人的性命。又机缘巧合下,为解救夏拉村惨剧的幸存者,贡献了相当大的一份力量。
  请问,您的这部电影一定是一部充满了正能量的好电影吧?”
  对着名《纽约时报》记者,表现出如履薄冰的谨慎,林源腹诽道:我有这么可怕吗?
  但《纽约时报》对他来说,一直都是比较善意的媒体,给过他很多正面报道,林源自然不会打脸。
  他拿起话筒说道:“今天这个场合,出于对逝者的尊重,不合适谈我的电影。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等我们拍摄的时候,到拍摄现场来采访。
  还是那句话,请大家讲注意力,聚焦于今天的主题。谢谢!”
  说完,林源放下了自己的话筒,不再说话。
  而布塔则立刻将发布会引入了下一个流程。
  随着发布会的结束,林源和卡诺,小卡比拉总统一起从主席台后面下来。
  “感谢你为我的国家和人民做的一切。”小卡比拉总统拉住林源的手,感慨的说道:“没想到你竟然能做到这一步,你和我在中国留学时认识的朋友们一样,都是那么的热情和善良。”
  林源笑着摇头道:“别把我想的那么好,我只是知道,双赢的合作才能持久,大家的利益才能真正最大化。”
  “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就是不懂。无非是利益蒙蔽了双眼罢了。”小卡比拉总统不屑的说道。
  “对了,等工程队到达,矿区周边会兴建起一个新的城镇。我准备把它命名为‘林源镇’。”卡诺说道。
  林源知道卡诺是好意,但还是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说道:“别这样,总不能将来提起‘夏拉村惨剧’的时候,说位于‘林源镇’吧?好意我心领了,但给我冠名是真的不用。”
  “嘿嘿嘿,是我失算了。老弟你别在意啊。”卡诺尴尬的笑了起来。
  接下来,三人一起参加了盛大的遇难者遗体入土仪式,宣告了今天这场活动的圆满落幕。
  林源把卡诺和小卡比拉总统送到村口。
  “你还有很多事要忙,我们就不打扰你了。我送总统回去。”卡诺说道。
  “好,有事联系。”林源挥手向他们告别。
  送走了两名黑人大佬,林源才转身回到贝蒂身边。
  “这一趟来刚果,你的收获真不小。”贝蒂说道。
  林源点点头:“收获了一家内河航运公司,一个村级开发区,将来还有一个国际航运巨头。”
  内河航运公司,自然是巴卡维水上贫民窟的那些帮会为主体,组织渔民们成立起的运输公司。
  别小看这种内河航运公司,在道路基础条件极差的非洲地区,很多时候运输都是依靠合流湖泊等水路。
  无论是刚果河,还是维多利亚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都是非洲的资源和人口密集区,掌握内河运输对于林源在非洲的事业扩展帮助极大。
  可以说,内河航运就相当于是非洲的铁路系统,这毫不为过。
  村级开发区,指的当然就是以夏拉村巨大的黄金矿和钽铌矿为基础,涵盖整个夏拉村的整体开发区。
  这个区域的矿产资源总价值,就达到了两千亿美元以上,可以说是绝对的聚宝盆。
  虽然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开发,但价值绝对能令无数人眼红。
  最后就是贝蒂已经开始运作的希腊航运公司了。
  来刚果的这段时间,林源的收获足以让他的实力往上飞跃一两个台阶。
  等着一系列运作完成,林源财团也就真正初步成型。
  虽然这只是个小财团,还无法和摩根财团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抗,但也意味着林源迈入了最顶级的权贵阶层。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冲昏林源的头脑,他很明白自己的一切事业,还是以看似最不起眼的电影作为纽带串联起来的。
  如果没有林源的电影,他不可能在非洲的拓展如此顺利。
  “走吧,今天还有拍摄任务。最重要的一场戏,今天就要开始拍摄了。”林源笑着说道。
  “好啊,调教了那么久的苏鲁,一定能拍出很完美的效果。”贝蒂也笑着答道。
  ……
  ……
  2005年,2月1日,加拿大北部,埃德蒙顿。
  林源,科恩导演和孟涛,坐在一家咖啡店中,各自手捧着一杯热饮,捂热着发凉的双手。
  三天前结束了在夏拉村的全部拍摄任务后,林源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埃德蒙顿。
  埃德蒙顿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省会,纬度是北纬53度。
  如果对于这个纬度没有概念,可以对比一下中国的hh市,北纬50度左右。
  可以说,埃德蒙顿比hh市还要更北一些,再考虑到北美大陆没有东西向的山脉,冷空气可以直接长驱而下。
  埃德蒙顿的冬季气温可以说是相当严酷,1,2月份时甚至能达到零下40度的气温。
  但就是这么严寒的地区,埃德蒙顿都会区竟然有128万人口,位列加拿大第五大城市,可见埃德蒙顿还是有些东西的。
  这东西,就是埃德蒙顿极其丰富的木材资源,甚至在公元前3000年,这儿就已经有人类生活的足迹了。
  此时,咖啡馆中的的电视,正在报道着新闻:
  “本次山林大火的过火面积,已经超过了3万平方公里,有超过2000万公顷的山林被烧毁。请各位市民们注意防尘,避免吸入过多尘埃,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听到新闻报道,科恩导演说道:“这场山火的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啊,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火。”
  “都是那群脑袋有坑的环保主义者害的。”孟涛撇着嘴说道:“不过如果不是他们导致了这么一场大火,我们去哪拍摄这样惊险的戏?”
  “嘘!小声点,万一被环保小将听到,小心打破你的头。”科恩导演皱眉提醒道。
  “有什么好怕的,有林源在,谁能打破我的头?”孟涛豪放的说道。
  “斯嘉丽.约翰逊和米兰达.可儿可以,经常打破你的头,直吐白沫。”林源吐槽道。
  “喂!别以为我听不懂!车轮都从我的脸上碾过去了!”孟涛抗议道。
  几人笑着互相嘲讽了一阵后,孟涛才认真的说道:“林源,我再问你一次,真的要拍摄这场戏吗?
  无论如何,我都看不出有完成的可能性,这不是人类能够做到的事!”
  林源也认真的回答道:“错过了这个村,就难再有这样的店了。这是我动作电影中,里程碑的一段戏,我绝不容错过。就算是有危险,也必须上。”
  林源的语气非常笃定,他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完成这场戏。
  三天前,他终于完成了《丛林恶霸》的全部拍摄任务。
  两个月前,那场和苏鲁搏斗的戏也相当出彩,整部电影让他相当满意。
  剩下的就是等待伊斯特伍德导演剪辑,并且宣发上映,让观众在电影院中欣赏这部电影的精彩了。
  这本该是林源休息一下,并参加各大电影节领奖的时间,可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停歇,直接赶来了埃德蒙顿。
  因为,每年冬季几乎都会上演的山林大火,今年烧的比以往更大一些。
  《谍战之王2》最惊险的“火焰龙卷风暴”这段戏,必须借助这场山林大火完成。
  错过了这个机会,他绝对不可能自己制造出这么大的场面,来完成这样的戏。
  当他们赶到埃德蒙顿的时候,立刻收到了一好一坏,其实是同一个的消息。
  好消息就是,山火烧的更旺了,拍出来的效果一定空前绝后。
  坏消息就是,危险性更高了,这次林源恐怕真的有生命危险,比他刚出道时拍摄动作戏还要更加的危险。
  就在孟涛表达着担忧的时候,咖啡店的门被推开了。
  一条无比修长的丝袜美腿迈了进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