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艰难的拍摄旅程
第498章 艰难的拍摄旅程
山路蜿蜒陡峭相当难行,特别是那些光秃秃的黄土地表,被昨天的雨水打湿后,踩上去相当容易打滑。
因此剧组成员行走时,尽量要走在有落叶的地表,林间的马尾松和针叶松落叶,铺在地面上增大了脚下的摩擦力。
平路时还算好应对,但爬坡时,踩在滑滑的黄土地表上,就更加难以借力。
此时走在最前方的向导,就会用锄头在黄土斜坡上挖几下,制造出一个简陋的台阶,供后继人员借力向上。
剧组艰难的在斜坡上前行,几乎是人手一根登山杖。
这一刻,再次展现出了伊斯特伍德导演的老道经验,提前给整个剧组都配备了登山杖,简直是帮了大忙。
没有长时间行走在山路中的人,是不会知道登山杖到底有多么好用的。
登山杖不仅能提供一个发力支点,让上坡时的打滑变少,还能降低腿部的疲劳程度,使得双腿不至于因为酸软而迈不动。
“嘭!”
突然,一声重重摔倒在地的声音传来。
只见一个扛着摄影机的工作人员,脚步一滑,重重的摔在地上。
他拼命的把摄影机双手抱在怀中,生怕摔坏宝贵的摄影设备。
但这就导致了他没有办法伸手抓地,从坡上不停的向下翻滚。
眼看他就要滑到一旁的山坳中去时,一只有力的手伸出,牢牢的抓住了他。
摄影师有些惊魂未定的抬头,看到的了林源关切的面庞。
“你没事吧?有没有摔伤?”林源问道。
摄影师摇摇头:“我没事,幸好您抓住了我,真是太感谢了。”
此时,队伍前方的伊斯特伍德导演回头喊道:“前面的山道更陡,大家一定要小心脚下。特别是扛着摄影机,和携带胶卷的工作人员。”
听到导演的话,林源感到这个提醒很及时。
比起普通工作人员,可以空出双手,使用登山杖爬坡,那些双手肩扛摄影机的摄影师,却没法使用登山杖。
因此刚才那个摄影师才会脚滑摔倒。
林源看着他满头是汗,身后的背包鼓鼓囊囊的,里面装满了拍摄用的胶片。
于是,他接过摄影机放在自己的肩头:“这台摄影机我帮你拿吧。”
“不用,不用!林源先生,哪有让您帮我背摄影机的,这像话吗?”摄影师急忙道。
开什么玩笑呢!
林源是世界首富,也是公司的大老板,这部电影的出资人,哪有让老板帮自己背摄影机的?
这台专业级的索尼摄影机,使用的是35毫米胶片,重10公斤。
放在平路上扛着走虽然还能接受,但是已经很不便了,在这个崎岖难行的原始密林中,就更加令人感到辛苦了。
作为一名有职业操守的摄影师,他已经拿到了远超同行的丰厚薪资,也获得了这趟拍摄的额外津贴,那么背着摄像机前往拍摄地点,就是他的职责。
哪能让林源帮他背摄影机?
这样不是光拿钱不干事吗?
听到摄影师的话,林源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没什么,你们都知道我身体素质好,多背一台摄影机也没什么难度。
你把摄影机给我,然后去帮你的同事们,帮他们背一点胶片。我看他们也挺艰难的。”
林源指着前方的几个工作人员,他们人人都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里面装的都是拍摄用的胶片,显然相当的沉重。
哪怕现在已经有数码相机了,但是拍摄电影的导演们,还是更青睐于使用胶片拍摄。
胶片拍摄有着独特的质感和高分辨率,能够提供数码影像无法比拟的画质,特别是在电影银幕上放映时,胶片的高分辨率能够呈现出更加细腻的画面细节,使得观众更容易代入到影片之中。
除此之外,胶片的可控性也是数码摄影技术难以复制的,因为它涉及到胶片本身的物理特性,而非仅仅是数字调整。
胶片的曝光、感光度等参数都能够通过摄影师的操作得到更好的控制,这使得电影更加符合导演的视觉效果要求。
因此,剧组不得不携带大量用于拍摄的胶片。
拍摄使用的35毫米胶片,重量大约是每米20克。
而拍摄时每分钟的镜头,需要使用大约90英尺(27米)的35毫米胶卷。
假设今天的7个小时拍摄过程,一共拍了2个小时的镜头,那么就要用到约3300米的胶片,合计重量66000克。
这132斤的负重,分摊到5名工作人员身上,也是每人20多斤的负重,在这山路上相当的够呛。
林源并不会因为自己是世界首富,就感到身份尊贵,不肯做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剧组成员那么辛苦,他能够帮上忙,为什么不让大家都更轻松一些呢?
只见林源扛起一个摄像机的同时,又接过了一个工作人员装满了胶片的背包,合计负重超过了40斤。
被他拿走身上负重的工作人员不敢拒绝,但又感到很不好意思,于是尬在原地。
见到这一幕,林源笑着对前方喊道:“导演,我拿一点设备,提前活动一下热热身,你没意见吧?”
伊斯特伍德导演看到这一幕,先是愣了一下。
但很快他就露出一个笑容,大声喊道:“真是一个棒小伙子,我为你感到自豪。”
伊斯特伍德导演这样的人精,怎么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没想到已经是世界首富的林源,仍然没有任何的架子,轮不到他做的体力活,竟然愿意主动扛起。
伊斯特伍德导演望向林源的眼神,更加充满了认同。
林源笑着和导演点点头,然后对摄影师说道:“你看,导演都同意了。你也不用再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去帮你的同事帮忙吧,大家都轻松一点,早点赶到拍摄地点。”
“真是太感谢了,林源先生。”摄影师感激的说道。
林源看到摄影师的眼圈,都已经微微泛红了,显然他相当的感动。
其实在林源看来,他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收获却超出了他的预料。
从伊斯特伍德导演,到剧组的其它成员,对林源的眼神显然更加崇敬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林源此刻的身份和地位,要是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剧组员工,同样做这件事,大家会感受到他的善意,但并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效果。
平易近人,可亲可敬……这些词,更多都是用在上位者身上的。
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就只会得到一个评价:你人真好。
这让林源想起,上一辈子黄博在成名后感叹:当你成功之后,会发现身边的人突然变得友好起来。
而林源的感触则更进了一步:当你成功之后,随便做点什么,身旁的人都会感恩戴德。
这让林源身旁的人,在无形中也变得和他的距离很远。
虽然他的地位没有那么高,但是已经隐然能感受到,古代帝王那种孤家寡人的心态。
好在陪在他身旁的女人们,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的地位提升,就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此时,霉霉偷偷的在他腰间捅了一下。
“你干嘛?”林源问道。
“好累啊,本来心中挣扎着想让你背我,可是又觉得很丢人。现在彻底没机会了,表达一下不满。”霉霉说道。
“哈哈哈,你一百多斤,也不怕我背着你走山路累死?”林源笑着问道。
霉霉凑过来,在他耳边说道:“别人不知道你的体力,我怎么可能不懂?昨晚你抱着两个人都……”
话说到一半,她就说不下去了。
真是太丢人了!
于是霉霉拉着gakki酱,越过林源先一步跑到前面去了。
望着两人的背影,林源开心的笑笑,这种没有距离感的相处感觉真好。
剧组继续前行,爬上了这座山坡后,道路突然就好走了许多。
终于在9点40分,提早了20分钟到达了拍摄地点。
“这儿的景色真美啊!”霉霉掏出背包中的数码相机。
“咔嚓!”她拍下了眼前看到的一幕。
“不仅很美,而且非常的神奇。”gakki酱也望着远方感叹道。
只见她们眼前的山脚下,是一片茂密的芭蕉林,叶片宽阔而厚实,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一串串的芭蕉挂在叶下,一看就相当的美味。
再远一些的山坡上,又有一片翠绿的栎树林,松鼠敏捷地跳跃在枝头,鸟儿愉快的在林间穿梭,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显得生机勃勃。
再远一些山势开始猛的拔高,大一片冷杉林傲立于半山腰中,映衬着更远处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雪山。
这一眼望去,热带的芭蕉,亚热带的栎树林,温带的冷杉,以及远处寒带的冰山都尽收眼底。
在短短50公里的直线距离上,集成从极地到赤道的景观,真的是太神奇了。
“伊斯特伍德导演真是太会选择拍摄地点了,这幅景象要是出现在大荧幕上,观众一定觉得很不真实,像是用电脑特效制作的背景。”霉霉说道。
“配上航拍镜头,作为影片前期宣传片,应该很有噱头。这片原始森林背靠喜马拉雅山,在短距离内海拔从700米直升4000多米,导致物种多样性极高。
据我所知,仅仅是苔藓和蕨类植物,就超过了1200种。”林源答道。
“更巧妙的是,这儿的美丽景色并不是背景板。下方那片芭蕉林,刚好是主角和猩猩群的饭堂,远处那片栎树林,刚好是主角的家。
角色和场景深入融合,存在大量和场景的互动。”霉霉说道。
林源点点头:“这片拍摄场景的选择,就已经展现了伊斯特伍德导演的能力,真不知背地里他了多少功夫。”
“可惜老爷子岁数大了点,拍完这部电影,还有没有下一次合作的机会都不好说了。”霉霉感叹道。
林源笑而不语,他知道伊斯特伍德导演还能再战20年,但现在说出来谁会相信呢?
如果真的能把伊斯特伍德导演拉进林源影业,让他成为公司导演序列的一员。
那么林源对于做好公司的信心就更足了。
公司发展到目前的程度,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不断降低业绩对林源的依赖。
2003年,林源一个人贡献的利润,就占到了公司的80%。
2004年,林源也贡献了60%的利润。
如果将来能够逐步下降到30%左右,就算是比较健康了,也意味着公司除了林源之外,还有大量能够制造爆款的团队。
因此,伊斯特伍德导演是林源极力想要争取的人选之一。
“林源,开始化妆了。”伊斯特伍德导演在远处招呼道。
“来了!”
林源走到搭起的简易更衣幕布后,脱掉自己的全套衣服,穿上剧组为他准备的服装。
当林源看见这件充满原始风情的豹皮短裙时,也忍不住笑出来。
他只穿着一条紧小的内裤,确保穿上豹皮短裙后不会走光,这就是全身上下他所有用来遮体的“衣物”了。
关于林源的妆造,可是让伊斯特伍德导演大为头痛。
背景设定中,他是一个被黑猩猩部落养大的野人。
野人,不是原始人。
很多人分不清野人和原始人的区别,感觉都是穿着毛皮或者树叶制成的衣服。
但原始人有部落,有同伴,衣服使用的是经过处理的毛皮,并用骨针线缝制出来的。
而野人就独自一个,他的只有短裙简单的围在腰间,皮草短裤什么的是别想了。
其实原本也考虑过选择使用树叶和藤蔓编织成裙装,但一方面跑起来淅淅索索作响,一点都没有捕猎者所需的隐蔽感。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穿着树叶,显得太过于和平,和主角的恶霸人设不符。
因此最终,伊斯特伍德导演敲定了这条短裙。
至于上半身,肯定是不能穿兽皮衣服的,林源这一身线条优美的肌肉,就是影片最大的卖点之一。
林源的个子很高,身材比例也是完美的黄金分割。他身上的肌肉线条,不是那种夸张的肌肉兄贵,而是线条非常清晰,像是大理石雕刻出来一般的完美,给人一种极度匀称又充满了爆发力的感觉。
都说健身能够吸引同性,但绝大多数男人也不太喜欢练的过于夸张的大“肌霸”。那种过度夸张的肌肉猛男,已经失去了身体的协调比例,给人一种凶恶的感觉,更合适作为电影中的反派。
现在林源的这副躯体,就是男女都喜欢的最大公约数,不仅女人看到就情不自禁,男性也会想要这样古典雕塑般的身体。
以往林源的电影,他都是穿的严严实实的,大家都知道林源身材好,但是却没机会仔细欣赏一番。
但这次拍摄丛林题材,林源不得不充分展现自己的身材了。
就冲着这一点,观众的购票率就能上涨至少50%。
林源也是颇感无奈,自己都已经是世界首富了,竟然还要出卖皮肉相。
只能在心中自我安慰:艺术!这是艺术!
换好皮裙后,林源从幕布后走了出来。
“转几圈,我看看。”伊斯特伍德导演说道。
片场导演第一大,林源只能照做。
整个剧组都围了上来,大家把林源围在中间。
“哇!源神,你这身材也太作弊了吧。我一男的,都感到怦怦心动,要是女人能忍住不流口水吗?”
“宽肩窄腰,黄金比例大长腿!你们华人有句话,叫人靠衣装马靠鞍,说明大部分人脱了衣服是没有穿着衣服时好看的。但是你这……简直逆天了!”
“可惜米开朗基罗早生了500年,否则他的代表作就不是《大卫》,而应该是《源神》了!”
剧组成员围着林源,兴致热烈的讨论个不停。
林源虽然有些尴尬,但也只能无奈的讪笑。
毕竟大家都是好意,自己也确实很少在公众面前展示身材,以往都是女友们的专属福利。
伊斯特伍德导演评价道:“很好,力量与灵巧的完美结合,和影片的人设高度契合。就是皮肤白了一点,这就交给造型师吧。”
说完,两名造型师上前,开始围着林源,开始往他脸上和全身,拍各种他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粉和乳液。
虽然这两名造型师都是女性,但是她们相当的专业,没有任何的痴行为,而是认认真真的在林源身上工作着。
很快,在她们的努力下,林源的皮肤黑了许多,一看就像是经常晒太阳的那种黝黑。
原本他充满光泽的皮肤,也在造型师的努力下,显得粗糙了许多,这样才符合黑猩猩部落中长大的野人人设。
做完了皮肤以后,只剩下最后一步了,那就是发型。
既然是野人,肯定是一头长发。
不能像是洗发水清洁后的清爽模样,但也不能流浪汉一般头发板结油腻。
这一点不能追求写实,太过于写实的令人反胃,没法看了。
造型师拿出准备好的假发,头发有些蓬松杂乱,但看上去并不肮脏,有种飘逸的感觉。
林源在前往长安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发型剃成了短寸。
现在,只要轻松的套上假发,就完成了全部的妆造。
至于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面部油彩之类的,完全不需要,简直是画蛇添足。
见到林源完成了妆造,伊斯特伍德导演,霉霉和gakki酱上前打量。
“看上去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气质变得桀骜不驯,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样子。”霉霉说道。
“恶霸嘛,当然看上去就不能是个善类。之前林源桑皮肤比较白,显得整个人很文秀。现在皮肤黑了,头发又长又乱,就有那种野性的感觉了。”gakki酱也说道。
伊斯特伍德导演摇摇头道:“不,并不只是如此。林源的改变,也许妆造有很大的功劳,但是顶多只能占到一半。另一半是来自于他的演技,你们没发现吗?
从完成妆造的那一刻开始,林源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行走的姿势完全都变了。
他完全像是个被黑猩猩养大的人类,野兽的一面已经大于了人类的一面,这就是演技的体现。
之前我就知道林源的演技很好,但是这种表演非正常人类时,还能有这样的角色理解和演绎能力,真是令人感到震撼。”
伊斯特伍德导演说的没错,这世界上的好演员很多,哪怕一个人类角色再复杂在难演,能够塑造好这个角色的演员,也总是能找出好几个。
可一旦脱离人类的范畴时,有些角色就只能专属于某一个演员了。
比如说在中国影视史上,孙悟空这个角色,有过无数的演员来尝试演绎。
但没有哪个演员能够超过六小龄童,猴戏世家的祖传演技,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而林源在《丛林恶霸》中,饰演的这个名为“乌迪”的角色,也同样非常考教他的演技。
首先,这个角色是被黑猩猩养大的野人,他的动作和神情,必须表现出相当的野性和兽性,不能让人感觉他和人类社会中成长的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别。
其次,主角在融入黑猩猩的一些行动方式时,必须非常克制,把握分寸。观众虽然想看一个黑猩猩部落中长大的野人,但并不希望看到一个真正的和黑猩猩一样的人。
合理性和真实性,必须适度让位于表演的观赏性。
最后,就是林源必须控制好角色的情感表达,作为一个在黑猩猩部落中长大,但是和其他小伙伴完全不同的异类,他的恶作剧和放荡不羁,其实都是内心不安的外化表现。
怎么将角色的情绪弧光表达出来,并获得观众的认可和理解,又是考验林源的一个难点。
综合来看,《丛林恶霸》这部电影,从电影的制作难度,对导演的专业要求,以及对主演演技的苛求,都使得这部电影相当的难拍好。
但一旦能拍出精品,这部电影也就具备了全面冲击奥斯卡奖项的能力。
从拿奖的角度来看,《丛林恶霸》远比《谍战之王2》更有优势。
林源完成了化妆,和他一起搭戏的演员也已经穿好了表情和动作捕捉服,他们将饰演黑猩猩部落中的伙伴们。
《丛林恶霸》这部电影,算是奇幻题材的电影,毕竟动物都会说话了,也剧本远超现实中的智商,各个都是智慧生物。
因此,电影有两种拍摄思路。
一种是走《人猿泰山》和《奇幻森林》的路线,把电影当童话故事拍。内核一定是赞美大自然,强调突出原生态,这是一种政治正确。
但林源没有选择走这条路,时代已经变了,观众早都喜不喜欢看这种一本正经的电影。
童话世界太过于美好,以至于显得相当的虚假。
这可是弱肉强食的大自然啊,你只演绎动物们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一面不觉得很假吗?
林源选的是第二条路线:奇幻背景下的写实路线。
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铁律。
如果动物们具备了智慧,那么这一铁律只会被发挥的更加残酷。
在制作这部电影的剧本时,林源同时借鉴了《猩球崛起》和《奇幻森林》,那种打破童话故事的粗砾质感,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中。
《丛林恶霸》的故事,源自于十八年前的一个夜晚,一名父亲带着他2岁的孩子来到森林中采药。
虎王拉贾袭击了这个父亲的营地,并杀死了父亲,但也被打斗中营地中失火的烈焰给惊走。
2岁的乌迪,被附近黑猩猩部落中,一个失去孩子的母黑猩猩收养,逐渐在部落中长大。
他和黑猩猩们一起成长,长得比自己的伙伴们,更加高大强壮,也成为了部落中的一大恶霸。
他逐渐成长为部落中最让人头痛的存在,但也是保护部落最强大的勇士。
此时,拍摄第一段戏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伊斯特伍德导演正在和参演的演员,以及现场动作指导,一遍又一遍的强调拍摄细节。
这段戏是整部电影的开场戏,展现的是黑猩猩部落围猎猴子族群的猎杀场面。
如果说这个地球上,哪种动物和人类最相似,那么毫无疑问就是黑猩猩了。
同为灵长目人科的黑猩猩,身高比人类略矮,体重接近,高度社会化情感也相当的复杂。
黑猩猩喜欢吃水果、树叶、根茎、、种子和树皮,有些个体则经常吃昆虫、鸟蛋,或者捕捉小羚羊、小狒狒等体形偏小的动物。
一年四季均可发情,春秋两季最为旺盛。
这一切都和人类的早期祖先十分相似,但更相似的是攻击性和邪恶的本性。
几乎所有的动物,对其他动物发动攻击,都是为了猎食,保卫领地,或者出于自卫。
如果没有实际的需要,动物们一般不会随意发起攻击行为。
但黑猩猩使用暴力并非如此,它们会捕捉同类,虐杀同类取乐。
很多记录片中,都有黑猩猩捕捉敌对部落的同类后,用残忍的手段,慢慢的折磨敌人。
看着敌对部落的黑猩猩惨叫时,它们还会发出愉快的笑声。
今天拍摄的这段戏,就是黑猩猩围猎猴子族群的戏,黑猩猩喜欢抓猴子,然后用石头砸开它们的脑壳吃脑子,这算是一个热知识吧?
从一段黑猩猩的捕猎剧情开始影片,一开始就有足够的亮点,也能很好的衬托主角乌迪的强大。
拍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饰演猴子和黑猩猩的演员,也已经穿好专业服饰,吊好了威亚和安全绳。
这场戏参演的,基本都是林源影业的动作武师,他们都经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否则还真难胜任眼前这段戏的需要。
“action!”
随着伊斯特伍德导演一声令下,电影的第一段戏正式开拍。
“呜呜呜~”
镜头中传来的是黑猩猩们的大叫声,扮演黑猩猩的动作演员们,正在树上奔走着。
虽然并不是全程实拍,最终还是会结合一些后期特效,来补齐一些很难做到的部分,但眼下奔走在树上跳跃的黑猩猩群们,还是相当的灵活。
被黑猩猩们突然袭击,树上的猴子群惊恐的四散逃跑。
为首的黑猩猩没动,他只是目光死死的盯住猴群,他在寻找合适的目标。
猴子很多,但想要提高捕猎的成功率,就必须挑选最合适的目标。
老弱病残都是好目标,运动能力弱,捕捉更加简单轻松。
很快,首领就发现有三只猴子的逃蹿速度,显然比别的猴子更慢。
于是他立刻下达了命令:“呜呜呜~呜呜呜~”
伴随着首领的叫喊声,整个黑猩猩群四散开来。
他们并不是毫无章法的各自追击,而是像一张网一样张开,从各个角度封死了那三只猴子的逃跑路线。
先形成包围网,让目标无路可逃,然后再逐渐缩小包围网,最终一举抓获目标。
这是黑猩猩群早已熟练的捕猴战术。
此时,三只猴子已经被圈到了同一棵高大的栎树上,而相邻的几棵树栎树上,都已经围满了黑猩猩。
猴子们无处可逃,只能发出“吱吱吱”的叫声。
叫声相当的尖利,绝望的情绪一览无遗。
看到这一幕,首领感到相当的满意。
在他的带领下,又要完成一次完美的捕猎了。
现在只要发起最后的进攻,三只猴子都将被捕获,成为今晚部落的美味。
就在首领要下达最终进攻命令的时候。
“嗖!”
突然一个鸡蛋大的石头,从不远处疾速飞来。
“咚!”
伴随着一听就令人脑疼的清脆声响,石头狠狠的砸在了一只猴子的脑袋上。
那只猴子一声不吭,头破血流的从树上栽下来,重重的砸在地上一动不动。
紧接着,又有两个同样鸡蛋大小的石头飞来。
“咚!”
“咚!”
两声清脆响声后,剩下的两只猴子也同样栽下树来。
此时,嘴上咬着一根树枝的乌迪出现在屏幕面前:“我早就说了,直接一石头砸晕了不就完了吗?大家绕着树又是跑,又是追的,费那事干嘛?”
听到乌迪的话,首领面色铁青,眼神中满是怒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