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新的全球首富诞生(万字大章)
第471章 新的全球首富诞生(万字大章)
14美元!
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林源的心理预期。
因为公司上市前,已经发布了定向增发的公告。
所有的投资人和股民,都知道林源影业在上市后,将立刻以13.3美元的价格,定向增发15亿股,总融资金额200亿美元。
有过股票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大部分时候是被视为利空的。
虽然从逻辑上讲,一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融资到了大笔的资金,可以更加大刀阔斧的开展业务,将来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回馈股东,应该也有利好的成分在。
但大多数人投资人不喜欢从这样的角度解读,他们更看重当下。
定增带来的结果就是,未来能不能赚更多钱不好说,但是当下利润还是那么多,可分钱的人变多了,所以就是利空。
因此,只要一家公司发布定增公告,大部分情况下,股价都是先跌为敬。
可是林源影业今天的股价,完全不受定增公告的影响,逆势不断上涨。
甚至大买单的报价已经突破到了14美元,这已经超过了13.3美元的定增价格。
意味着认购那200亿美元定增份额的投资人,在林源影业挂牌交易还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就已经实现盈利了。
这简直是魔幻!
林源也不知道这些投资人是不是疯了,定增公告摆在那里啊。
正常的投资人,要是知道有其他人以13.3美元的价格,买了市值200亿的股票,现在让他以14美元的价格买。
不是应该感到很不公平吗?
你卖给别人13.3美元,凭什么卖给我就要14美元?
这种感觉会让人非常不爽,进而影响林源影业的股票报价。
在挂牌前,林源一直以为股价的天板,应该就在13~13.3美元之间,就算突破一点,应该也会很快回落下来。
可是开盘后,林源影业的股价,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估。
不同于那些零散的高报价小单,再高的价格也会因为总金额太少,吸引不了大户的出手。
但目前这单200万股,报价14美元的买单,总交易额已经达到2800万美元了。
如果有大户想要出手变现,那么将是非常好的时机。
那么,会有大户开始套现离场吗?
大荧幕上,开始不断刷新交易信息:
成交12股,成交价14美元。
成交7股,成交价14美元。
成交8股,成交价14美元。
……
瞬间有一千多单的交易达成,但贝蒂只见勾选屏蔽1000股以下的交易记录,屏幕瞬间就清空了:
这意味着,一单1000股以上的交易都没有达成。
还是只有小散户在抛售,大户依然没有出手。
就在此时,一个超大买单出现在大荧幕上。
加大放大的字体,提示着每一个投资者,它的到来。
在交易所操作界面中,超大买单会有特别的提示,之前那笔就有。
但这笔显然是顶级买单,因此提示更加的醒目。
这笔买单是:
4000万股,报价16美元!
仅仅这一单,总金额就超过了6.4亿美元!
看到这个买单,林源第一反应就是疯了,资本市场这么疯狂的吗?
这么大的买入量,报价也一下提高了2美元,这简直是要一棒子砸晕所有人的程度啊。
就算是对股市不熟悉的人,至少也看过拍卖会吧?
想要低价抢到拍品的最好方式,肯定不是软刀子割肉,一点一点慢慢磨上去,这样不仅不会省钱,只会磨出一个远超预期的超高价格。
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用一个心理承受范围内的高价,直接砸晕所有竞争者。
这样反而能以低价拿下。
眼前这个超大买单就是这样,直接以16美元的跳空式高价,抛出海量买单,目的就是砸晕所有的投资者。
16美元啊,对于持股成本10美元的投资者来说,已经是60%的浮盈了。
在资本市场上打滚的人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浮盈不算盈,落袋为安才是真。
林源相信,一定会有大量的投资者开始抛售手中的股份了。
果然如他所料,这笔买单挂出后,大额成交开始出现了:
成交12000股,成交价16美元。
成交20000股,成交价16美元。
成交130000股,成交价16美元。
……
短短几十秒内,就成交超过了1000万股,而且还在以高速不断消化这笔买单中。
大约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这笔4000万股,总价6.4亿美元的买单,就全部成交。
可见在巨额的浮盈面前,还是有很多人心动了。
等到这笔买单全部完成,贝蒂才开口说道:“总算买到了,我还担心都捏着手中的筹码,不肯卖出呢。”
“这笔买单是你挂的?”林源问道。
“是啊,我的交易员挂的这笔买单。”贝蒂答道。
“你为什么要买啊?这么高的价格,你不应该冒着风险来帮我托股价,万一套牢了怎么办?”林源问道。
“想得美,我才不是来帮你托股价的,我是来快进快出赚一笔零钱的。”贝蒂吐槽道。
“你以这么高的价格买入,竟然告诉我目的是为了赚快钱?”林源表示不懂。
“不懂就对了,你等着看吧。”贝蒂很有信心的笑着说道。
随着这笔超大买单被消化殆尽后,似乎像是划出了一道隐形的上限。
没有再出现更高报价的买单了。
而是不停的出现15.7美元,15.6美元报价的买单。
这些买单的数量都不多,大多都是10000股,20000股的规模,但也很快达成交易。
这似乎代表着,还有更低价格成交的可能性?
于是15.5美元,15.4美元……乃至15美元报价的买单,都开始不断涌现。
成交价的不断走低,似乎都在显示,刚才贝蒂的那个超大买单,价格买高了。
见到这一幕,林源当然不会调侃贝蒂。
因为她看到贝蒂依旧一副不慌不忙,胸有成竹的样子,要是现在就调侃她,一会儿说不定会被打脸。
林源才不会给她这种机会。
股票实时成交价格还在不断走低,已经一路回落到14.5美元了。
这意味着,贝蒂刚才那笔交易的浮亏,已经达到了6000万美元。
可是她依旧不着急,好整以暇的喝着手中的奶茶。
对,她喝的不是咖啡,而是奶茶。
一点都没有摩根士丹利总裁的霸道精英范,却显得相当的可爱。
贝蒂笑着和林源说道:“你看着吧,反转很快就要来了。”
“反转?会出现吗?”林源问道。
“你没注意到,虽然报价一路走低,成交单也很多,但每一笔都是小单吗?”贝蒂说道。
“这说明大户们都在观望?”林源问道。
“是的,就是这样。但这很快就要被打破了。”贝蒂笑着说道:“好戏就要来临了。”
当股价回落到14.3美元,快要触及刚才那笔14美元报价的200万股大单时,交易突然缓了下来。
抛出的大量买单,因为没有人卖而无法成交的情况,再次出现了。
此时,一个超级大买单再次出现。
只见一个报价15美元,1000万股的买单,在重点提示下,出现在屏幕上。
按照常理来说,刚才14.3美元~15美元之间,都成交了不少单,现在这个超级买单应该立刻被疯抢才对。
可交易信息却如同一潭死水。
在贝蒂屏蔽了1000股以下的小单情况下,交易信息显示为0。
根本没有大户在15美元的价格抛售。
这一情况,像是往鲨鱼群中丢入一只带血的牲口,整个买单市场开始猛的爆发起来。
所有人都看到了,价格不可能继续低下去了,再等就没肉吃了,快抢啊。
于是,超级大单提示再次来临:
2000万股买单,15.3美元的报价。
这个信息还没来得及引起林源的注意,立刻又一个超级大单来临:
3000万股买单,15.7美元的报价。
这两笔超级大单的竞相出现,非但没引来抛售,反而让更多人看到了林源影业股票的抢手。
大量的超级买单,开始像海浪一般,一波波涌现而来:
3000万股买单,15.8美元报价!
1500万股买单,15.9美元报价!
2700万股买单,16.1美元报价!
1800万股买单,16.2美元报价!
……
疯了,全都是大额买单,价格不断节节升高,已经超过了刚才贝蒂的那笔16美元的价格。
可是依旧没有足够的成交数量。
所有人都像是达成了一个共识:此时的股价远远还没有到顶,不卖!
就算没有股市交易经验的人,如果见识过楼市疯狂上涨时的情况,也会立刻理解此时的状况。
当房价高速上涨时,是不是买房的人拼命想要上车,而拥有房产的人反而不急着卖了?
买涨不买跌,越涨越买,越贵越急着上车,这是人性。
当16.5美元的买单报价,都不能买到足够多的股票时,买单的热度又被进一步点燃了。
林源感到很魔幻,交易价格开始飞快的往上狂飙。
而越往上狂飙,交易就越缩量减少,根本没有大户出手。
16.6美元!
16.7美元!
……
17美元!
……
17.5美元!
林源表示这虽然是自己公司的股价,但他已经完全看不懂了。
他只能问贝蒂道:“都17.5美元了,你不是说要赚快钱吗?还不准备卖?”
“这才到哪呢?我就喜欢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贝蒂笑着拍拍林源的肩膀。
被鄙视了!
林源感到很无奈,股价都已经比开盘时狂涨75%了,竟然觉得还早?
他只能说,资本市场的水真的很深,他把握不住。
大荧幕上,股价还在不断向上狂飙。
此时,林源影业的股价,已经达到了19.5美元的价格,正在逼近20美元的压力位。
说是压力位,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20美元意味着一个很好记的整数关口,达到这个价格今天的上涨就是100%。
这样的价格下,很容易促进大批投资人开始出货,落袋为安。
这样就需要有足够的买盘资金来支撑,否则股价就要开始回落了。
因此,林源影业的股价,想要突破20美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在林源的预测中,应该会围绕着20美元这个压力位,反复的冲击,最后都失败,然后开始慢慢回落。
此时,大荧幕上正不断刷新着最新的股价。
19.6美元!
19.7美元!
19.8美元!
19.7美元!
19.6美元!
19.7美元!
19.8美元!
19.9美元!
20.0美元!
20.1美元!
眼线这一幕,再次超出了林源的想象。
在股价冲击20美元压力位的过程中,仅仅是略微下挫了一下,然后立刻就猛冲上去,一举占到了压力位之上,然后继续高歌猛进。
站上了压力位后,林源影业的股价,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般,继续开始往上狂飙。
一直到21美元附近,贝蒂才拿起手机拨打出一个电话:“可以慢慢出货了。”
“你觉得股价到顶了?”林源问道。
“不,还没有,我预测顶部大约在24美元左右。”贝蒂答道。
“那你现在就出货?”林源问道。
“不赚最后一分钱是我的准则,留一点空间保证安全,已经赚那么多了,别太贪。”贝蒂说道。
听到她的答复,林源自然是明白的。
最精明的投资者,永远不是想要赚到每一分钱,而是赚安全范围内的钱就够了。
嗜赌的赌徒,总有一天会把全部的筹码都输光。
贝蒂的从21美元的价位开始出货,随着她的出货过程中,股价还在不断上涨。
就算以21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一笔交易她就已经净赚2亿美元!
交易税什么的就不用算了,因为贝蒂的出货平均价是按照21美元计算的,事实上她赚的肯定更多,所以2亿美元是绝对有的。
就这么短短的一个上午不到,贝蒂就赚到了2亿美元?
资本市场果然是不见血的战场,贝蒂赚到的2亿美元,又是从谁的手中获得的呢?
此时,大荧幕上显示,林源影业的股价,终于在23.6美元上下,开始不断震荡起来。
最高价一度冲到了23.9美元,但很快就跌下来,没法冲过24美元的大关。
也一度跌回到20.9美元附近,但很快又被拉了起来,继续往上冲。
在20.9美元到23.9美元的区间内,不断做着上下震荡。
“接下来就是垃圾时间了,到今天收盘时,大概率股价都在这个区域内震荡。”贝蒂说道。
“今天这股价波动,我是完全看不懂。”林源老实的承认道。
贝蒂笑着解释道:“你没法想象,自己的公司股价,竟然会涨到这种程度?”
“是的,太离谱了。就算收盘时价格在21美元,那也意味着今天股价暴涨110%!”林源答道。
“其实一点都不离谱,接下去一段时间内,股价还有可能继续会上涨,如果以三个月的期限来看,一度冲到30美元都有可能。”贝蒂说道:“不过那个钱有风险,所以我就不赚了。”
见到林源不可思议的表情,贝蒂给他解释道:
“你预料不到公司的股价会这么高,是因为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你没看到。一个是明星效应,另一个是稀缺性。”
“公司也需要知名度,有些公司赚钱很多,利润和成长性都很不错,但是因为受到的关注少,交易就少,那股价也涨不上去。”
“而有些公司,知名度很高,一直处在聚光等下,无时不刻都处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这样的公司,必然交易多,股价的溢价也会更多。”
“你的公司,得益于你的人气和知名度,就是这样一家幸运的高知名度公司,因此股价有相当的溢价,是非常正常的事。”听到贝蒂的解释,林源点点头。
大家买股票时,肯定都更喜欢买自己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知名公司,比如说现在的可口可乐,未来的苹果公司,英伟达,未来国内的企鹅,巴巴,比亚迪等。
如果这家公司在知名度高的同时,还有好的口碑,收到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就更高了,属于是锦上添。
林源影业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
不仅知名度高,形象也相当好,在世界各地受到了无数消费者的喜爱。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过去几年中,林源出品了一部又一部堪称是经典电影的前提下的。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公司在ipo时,股份会被抢空,甚至出现了立刻定向增发,然后秒卖空的情况了。
那些10美元价格参与ipo,以及13.3美元参与定增的投资者,今天一天就赚的盆满钵满。
难怪他们都把林源当成是下金蛋的鸡,这合适是鸡?简直就是一个露天金矿。
但今天股价能达到这样疯狂上涨的程度,也不仅仅是一个明星公司就能解释的,于是贝蒂说出了第二个因素:
稀缺性!
“大家都想要林源影业的股票,可是目前市面上的流通股并不多。”贝蒂说道。
听到这句话,林源点点头。
公司虽然正式挂牌交易了,但是他和艾森先生的股份,作为公司实控人和创始人,手中的股权是有锁定期的,高达36个月,并不能立刻在市场上交易。
而那些参与ipo的基石投资者们,手中的股份也一样要锁定6个月到12个月不等。
能够流通的股权,目前大约只有10%不到,也就是7亿股不到。(还未定增,总股本70亿股,第464章)
因此,当贝蒂那个超级大买单,一下吃掉4000万股时,市面上的流通股立刻少了一大块。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流通股,总数就这么多,难怪大家会不停的疯抢,这就是贝蒂说的稀缺性。
至于之后定增的那15亿股,依旧有锁定期,也不能马上流通交易。
所以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流通股的总数都在7亿股左右。
至少要等到6个月以后,才会有再有部分锁定股解禁,大约在3亿股左右,更多的就要等到上市一周年时,才会解禁比较多的流通股。
“可是这个稀缺性,也会随着未来慢慢被冲淡,大投资者们的耐心是充足的,一年的时间他们不是等不了。也不一定要在这时高价疯抢吧?”林源问道。
不懂就问,林源一直很谦虚。
流通股少,是当下短期内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似乎并不是特别稀缺。
贝蒂笑着解释道:
“这就涉及到市场的另一个预期了。那就是大家都普遍认为,做完这一笔定增后,短期内林源影业不会再做任何定增之类的扩充股本的行为。”
“因此,这就意味着总股本暂时被封死上限,那可不就稀缺了嘛。”
听到贝蒂的解释,林源终于明白过来,资本市场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因为在这一次的定增后,林源影业的总股本将达到85亿股,而林源和艾森先生共同持有的总股本是56亿股,股权占比下降到65.9%。
为了保证股权占比达到66.7%,能够绝对控股林源影业,他们甚至还要回购部分股份,怎么可能继续增发股本?
(详细见464章)
大众对于林源的性格是相当熟悉的,他是一个在公司发展路径上,说一不二的人。
林源的做事风格其实相当强硬,在公司中无论多么离谱的项目,都得到了无条件的落实和执行。
可是如果他失去了绝对控制权,就没办法再这样为所欲为了。
所以大众普遍认为,林源短期内不会继续增发公司股本了。
不得不说,他们猜的很对,林源确实也是这么想的。
那就意味着,林源影业的总股本,可不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被锁定上限?
那不就是很稀缺嘛。
至此,林源终于明白,自己的电影公司为什么今天股价会一路狂飙到这种程度。
对于这样的情况,林源虽然理解,但还是感到很魔幻。
他在心中暗暗的告诫自己:千万别炒股,水太深了,他根本无法预测情况。
作为林源影业的实控人,他可以说已经是掌握了最多的信息了,可是依旧猜不到今天这种魔幻的走势。
一开始股价突破13.3美元他猜不到。
贝蒂16美元狂扫货,他看不懂。
股价轻易突破20美元压力位,他猜错了。
所有今天他做出的预测,都是错的。
所有他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可能有另外一种解读思路。
对于他来说都如此难预测股价,更别说那些散户了。
果然散户炒股,和赌博也没什么差别。
在林源和贝蒂一边聊,一边看盘中,时间过得飞快。
很快就来到了下午的收盘时间。
收盘的最后一刻,林源影业的股价以21.3美元的价格报收。
这意味着在上市收入,公司股价就暴涨113%。
这意味着林源影业此时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91亿美元。
在2004年,这样的市值简直是一家超级巨无霸企业,完全超出了林源的预期。
挂牌上市时,林源影业的市值是700亿美元,一天之间就涨到了1491亿美元,总增值791亿美元。
而林源的身家,也从开盘前的560亿美元,飙涨到1192亿美元。
(林源和艾森先生共同持有56亿股,这些股份会逐步转化为林源独自占有,因此先全部算到他的头上。)
林源的这个身价,简直令人不敢置信。
要知道,在2004年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才600亿美元。
林源在一夜间,不仅超越了比尔.盖茨,甚至还是他的两倍身价!
他成为了新的全球首富!
对于这个结果,林源并没有感到飘飘然。
因为这个结果,只能证明身价这种财富计数方式有多么水。
他超越比尔.盖茨,成为新的世界首富,凭借的是林源影业的市值。
但是林源影业这样一家电影公司,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能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比?
根本就不能比,人家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科技企业,而林源影业只能算是文化软实力体现的影视公司。
更别说微软在全球有22万名员工,而林源影业只有600多名员工。
微软的全年营收370亿美元,利润50亿美元,公司市值2910亿美元。
而林源影业全年营收31亿美元,利润21亿美元,公司市值1491亿美元。
除了市值这种需的东西,两者根本不在一个体量。
比尔.盖茨的身价低于林源,是因为他在微软的控股占比不高,但不影响他支配微软这辆巨无霸战车,能够撬动的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林源。
而林源的身价高,主要是因为林源影业的大部分股权,都在他个人名下,但因为要保持公司实控权,哪怕将来股票解禁以后,他也不合适卖股票变现。
这一切都说明了,身价是一个很虚的东西。
身价高,不代表你现金多,可能只是镜水月。
身价今天高,可能明天一场暴跌,就让你大幅度缩水。
事实上,微软公司在2000年时,市值就已经超过4500亿美元了,那时比尔.盖茨的身价就一度超越1000亿美元。
可是随着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微软的市值缩水到了3000亿美元不到,而比尔.盖茨的身价也同步缩水下来。
因此,基于股价而形成的身价,只是数字游戏,纸面富贵。
像国内煤老板那种,别看纸面上钱不如新贵们多,但论掏真金白银,人家是真的有钱。
不过话说回来,纸面财富也是财富,至少说出去名头吓人。
林源已经可以预测到,明天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报道,一定是关于他荣登世界首富的消息。
而这种财富神话,必然会催生出更多想要来纳斯达克上市的想法。
可以预见接下去一段时间,上市狂潮即将来临的火爆了。
名利动人心,但林源知道自己此刻是走在一根摇摇欲坠的钢丝绳上。
林源影业1491亿美元的市值,年利润只有21亿美元,这可就是71倍的pe。
71倍的pe,意味着投资者71年才能回本,折算年回报率1.4%,比存银行还低。
而且就算回报率这么低,林源影业还必须保持接下去71年,每年都有21亿美元的利润,这有多难?
风险又有多高?
因此,现在的林源影业,处在全面的泡沫之中。
他都不敢想象,假设股价真的如贝蒂所说的那样,一度达到30美元,那泡沫该有多大?
林源可不想自己的公司股价,将来在全面泡沫化之后,炸的粉碎,连带着让无数投资者亏的血本无归。
虽然资本市场上愿赌服输,但要是在林源的公司上亏了钱,肯定还是会影响他的受欢迎程度。
因此,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要发布风险预警,适度管理投资者的预期,不要无脑的跟风买入。
但这一点肯定还不够,因为资本市场最大的教训就是,大家永远都不理性,喜欢抱团炒高股价,玩击鼓传看谁是最后一个倒霉蛋。
林源又不是神,还真没办法阻止这种事的发生。
但至少林源把坏话说前头,真亏钱了,大家也怪不到他头上,类似于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人物说话做事,必须先叠甲,说免责声明。
另一方面,就是林源必须拿更高的公司业绩,来消化高估值。
现在是年利润21亿美元,71倍pe。但要是明年能达到31亿美元,甚至40亿美元利润呢?
那pe不就立刻降下来了吗?
可问题在于,全球电影市场究竟有多大?能支撑的起他这么大的业绩增长目标吗?
你总不能说想要通过卖自行车,每年销售额1000亿美元吧?
全世界的市场都给你,都做不到这个销售额。
毕竟市场容积是有上限的。
但林源却并不是特别担心,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他有信心能够继续高速增长。
如果他的电影是追随者,那么再优秀也只能在现今的存量电影市场中,做零和博弈,那么上限自然是被锁死了。
可他的电影不是,一直以来林源的电影都是开拓者,一次次的打破电影记录,也突破了各个市场的上限。
无论是在北美,在欧洲,在日本,韩国,乃至电影市场刚刚要腾飞的国内。
林源的电影就是有那种神奇的号召力,能够让那些从来不进电影院付费观看的人,第一次走进影院,为他的电影买单。
因为他的电影存在,开拓了更多的观影人群,培养了大量付费看电影的用户,所以他是真正让后来者可以获利的开拓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奥斯卡组委会才会在今年把两个大奖都颁发给他。
因为林源是那个做大蛋糕,让所有影视行业从业者都能多吃一口的“恩人”,多给他一点荣誉,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资本市场,也正是看中了林源的这一点,给出了超高的市值。
林源影业是否能继续维持这样的市值,下一步就要看业绩表现了。
“已经闭市了。走吧,林首富。”贝蒂笑着说道。
“树大招风啊,我们中国人讲究闷声发大财。这么一搞,以后我想低调都做不到了。”林源感叹道。
22岁的世界首富,这绝对是令人轰动的新闻。
再加上林源的事迹足够传奇,一路崛起也是大家看在眼中的,以这件事写出的新闻报道,一定会在全世界引起广泛的讨论。
这种超级风光的事,对于林源来说,自然是双刃剑。
好处就是以后他无论到哪个国家,都能受到最顶级的接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大幅度上升。
坏处自然就是会引起不少人的眼红,想要从他身上割肉打主意的人也会变多,有时候不得不破财消灾。
其实林源这个首富身份,也真是虚的很。
空有首富之名,能放进自己口袋中的,却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多。
但打他主意的人,不会管那么多。
贝蒂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你太多虑了。”
“你知道我在担心什么?”林源问道。
“当然,不就是担心自己成为首富后,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担心有人觊觎你的财富嘛。”贝蒂说道。
“这不用担心吗?”林源道。
贝蒂答道:“至少现在不用,你要知道你的财富,并不是通过吃独食的方式得来的,而是带着许多人共同发财。”
“电影行业中,好莱坞有多少家影视公司和你有深度合作?华纳,迪士尼,环球,索尼影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都在指望着你继续开拓新的票房增长点。”
“林源影业上市过程中,又有多少人因为你而获利?无论是ipo的基石投资者,还是定增的股东,以及现在大量新增的机构投资者,哪个不指望你带领公司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假设你倒下了,多少人的利益会受到影响?你以为他们不会支持你,不是你坚实的后盾吗?”
听到贝蒂的话,林源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这么多人的利益代言人。
在他身后,已经汇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股力量不仅在北美,也在中国,日本,韩国,甚至印度。
任何想要动林源的人,都要考虑面对这样一股庞大的力量,是否划算。
除此之外,林源还有极高的知名度,任何针对他的行为,都会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暴,这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原来我已经这么强了吗?”林源说道。
“当然,你可是我选中的男人。除了你自己的力量之外,我们亚当斯家族也站在你的身旁,是你最坚实的盟友。”贝蒂继续说道:
“目前这点财富,你已经完全能够拿的稳,不用担心。否则我也不会那么激进的推动林源影业上市。”
此时,林源深刻的感受到了,有一个能力和家境顶级的女友是多么大的帮助。
贝蒂早已默默的帮他想清楚了所有的潜在问题,并为他提出了各种可行性方案,真的是女大三抱金山。
“将来你还会越走越高,一千亿美元级别的身价,远不是你的终点。接下来的路,你需要务实大于务虚,将财富转化为更实在的影响力,绑定更多人的生活,这样你才能走的越来越稳。”贝蒂说道。
“有具体的建议吗?”林源问道。
“其实你在中国国内做的那一套思路就很好,放到北美稍微调整一下。你需要从高低两方面同时入手。”贝蒂说道。
“高低?高的我能理解,政商旋转门,支持政策游说对吧?低的呢?”林源问道。
贝蒂递过来一张纸:“你看看吧,挑一下喜欢哪条路线?”
林源顺手接过,什么福音教会,总工会之类的东西,不可细说,但懂得都懂。
和这些基层组织达成联盟,或者潜移默化的控制他们,就能极大的扩大影响力。
这事林源的华裔身份不合适做,但是通过霉霉和贝蒂,来帮助自己间接达成目的,却相当的可行。
于是林源点头道:“这件事就麻烦你了,有你真好。”
贝蒂上前抱了他一下:“我也觉得有你真好。”
……
……
2004年8月29日。
纽约,道格拉斯顿镇,艾森先生的书房。
林源和艾森先生正愉快的交谈着。
一本《时代杂志》摆在他们的面前,封面赫然是林源的照片。
“这是你第几次上时代杂志封面了?”艾森先生笑着问道。
“我也不知道,但我感觉自己要继续蝉联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了。”林源答道。
“连续三年,年度人物都是你,我要是时代杂志的总编都要感觉到头大,但又不得不给你。凭借着你新晋全球首富的名号,年度人物不给你都显得有黑幕。”艾森先生答道。
“这首富水的很,如果可以,我是真的不想要。”林源说道。
“虚名也不一定虚,这个名头能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
对于接下去你想在中国国内走的道路,能够接触一些更高层,才会走的顺利。”艾森先生说道。
林源点点头表示同意。
此时,艾森先生拿出一份报纸,摆在林源的面前。
《纽约时报》,首版标题报道为:
《华裔新全球首富,是这个时代的幸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