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历史>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419章 较真的诺兰导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9章 较真的诺兰导演

  第419章 较真的诺兰导演
  呼伦贝尔草原。
  《大唐英歌》剧组选择的拍摄第一站,就是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草原”的地方。
  这儿有被誉为“翠绿湖泊”的诺干湖,其湖水倒映着碧草蓝天,让人心驰神往。
  这儿也有着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蜿蜒的河水如蔚蓝色绸带般缠绕着草原,美景如画。
  当然,这儿最美的是一望无际的丰美牧草,满足了人们对于大草原的所有幻想。
  以至于多年后,网友们吐槽头上一片大草原时,使用的都是“呼伦贝尔”之名。
  可见这片草原的草有多绿多茂盛,又有多么深入人心。
  《大唐英歌》的拍摄第一站选择这里,一方面是番域影视城的大唐拍摄区,还需要根据剧本需要加盖调整不少建筑,这需要一些时间。
  另一方面,也是林源想优先完成马战戏,这部分最需要大场面调度,拍摄难度也最高。从难的开始拍摄,才能更好的控制项目周期,越拍越轻松。
  《大唐英歌》的主要故事,发生在公元736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这一年是盛唐巅峰,大诗人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开元盛世气象下仿佛一切都欣欣向荣。
  但是在看不见的角落中,帝国的基石已经悄然的在被腐蚀中崩塌。
  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正导致均田制逐渐瓦解,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自然也受到了冲击。
  唐朝中央政府面对边疆的军事压力,一方面在不断进行募兵制的军制改革,一方面也在不断给予各边镇节度使更大的权力。
  募兵制也意味着更大的军饷操作空间。
  而林源饰演的尉迟源,是河东镇中层军官,一名从五品的游击将军。
  因为不愿吃空饷喝兵血,而被上级厌恶,派遣他率麾下士兵执行清缴敌人的军事任务,企图借助外族之手消灭他。
  故事就从尉迟源带兵出征开始,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林源并不打算整什么复杂叙事的活,也不准备上什么价值观说教。
  老老实实的讲好一个不复杂的故事,展现好大唐的盛世气象,以及恢弘的战争场面,再配合上他设计的那几段惊险动作戏,就足够让这部电影成功了。
  很多国内导演的失败,就失败在想要的太多,不懂得做减法。
  林源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林源,我们再讨论讨论剧本吧。”诺兰导演拿着剧本,跟在林源的身后。
  “讨论?这个剧本这么简单,所有的东西不都写在剧本上了,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吗?”林源感到不解道。
  “细节,一些我需要的细节没弄清楚。我必须弄明白剧本中你为什么这么写,这样我才能完美的还原你的要求,每一个镜头都是要有理由的。”诺兰导演认真的说道。
  林源愣住了。
  他合作过这么多的导演,从李安导演,到科恩导演,再到约翰斯顿导演,维宾斯基导演,张谋导演……
  他第一次见到诺兰导演这么较真的导演。
  “我很高兴你这么认真,但是我现在必须去选马匹,驯马师已经等待我很久了。等我回来,再和你仔细讨论剧本可以吗?”林源说道。
  “我陪你一起去选马吧,我们边走边聊。”诺兰导演说道。
  “这倒是可以,那么我们走吧。”林源答道。
  林源走到一辆悍马越野车前,打开车门坐上驾驶位,而诺兰导演立刻爬上副驾驶座。
  “轰隆隆~”引擎发动,载着他们从剧组驻地,前往临时马场。
  望着车窗外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也看着远处蜿蜒流淌的河流,诺兰导演忍不住说道:“这草原真美啊,我发誓没见过如此美丽的草原。仅仅只是看到这片草原,我就觉得这趟中国之旅已经值了。”
  林源点点头,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第一次来中国,立刻就被中国壮丽的山水所震惊。
  上一世他第一次来中国,要等到2014年宣传《星际穿越》的时候了,而且也仅仅只是在燕京沪海这样的大城市转了一圈,并未像现在这样,深入的见识到中国的壮美风景。
  “对了,你在剧本中写到,主角听到上司派遣他在10月出兵清缴敌人,就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于是偷偷准备了后手预备役,从而力挽狂澜,这是为什么?”诺兰导演问道。
  “为什么10月出兵清缴敌人,是异常的命令?”诺兰导演进一步问道。
  “是这样的,唐帝国是农耕文明,而敌人是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发起战争的时间点,最好是在春季,而秋季一般是防守的季节。”林源解释道。
  “为什么?”诺兰导演继续问道。
  林源详细的解释道:“因为游牧民族的战马,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缺乏优质饲草的情况下,春季时普遍掉膘的厉害,速度和耐力都大幅度下降。而农耕文明的唐帝国饲养的战马,在国力加持下,是能获得充分的饲料供应的。”
  “选择在春天时开战,一方面是因为游牧民族的牲畜正处在繁殖季节,不合适大范围迁徙,比较好找到目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时游牧民族的战马性能最差,一旦被唐军找到,会处于打不过也逃不掉的状态。”
  “到了秋天时,中国有句老话叫秋高马肥,此时正是游牧民族战马最强健的时候。而他们为了过冬,也往往会主动发起对唐帝国边疆的袭扰。此时想要开战,根本不需要出塞去清缴,只需要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守株待兔就好。”
  “因此,主角才会感到不对劲。不知道我解释清楚了没有?”林源问道。
  “你说的很清楚,我完全听懂了。”诺兰导演说道:“这样我就应该多设置几个镜头,展现秋季草场的丰美,以及马匹的雄壮。给马的胸臀处,多来几个镜头特写,这样观众才能感受到此时开战并不明智,因为敌人同样也处在兵强马壮的时候。”
  听到诺兰导演的答复,林源愣了一下。
  没想到他的较真,竟然还真有点道理。
  很多导演其实只看剧本,并不在乎剧本背后的创作细节,这导致导演拍出来的最终成品,遗失了很多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看,诺兰导演的较真,也是他未来能不断拍出佳作的最大保障。
  “下一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下府兵制向募兵制转变过程中,为何必然会导致吃空饷的程度加剧?又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军队战斗力?”诺兰导演问道。
  这个问题,简直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林源可不能真的这么细致的回答他,于是他开口说道:“军事问题的本质,都是政治经济问题,这句话你认同吗?”
  诺兰导演点点头:“是的,确实是这样的。”
  “你可以理解为府兵制下,每个人都是公司的小股东,而募兵制下大家转化为了打工人。给足工资的情况下,打工人未必比小股东的积极性就差,但是上级盘剥的操作空间也就更大了。”
  “我明白了,因此主角拒绝吃空饷的行为,是在和除了他之外所有人的利益做对抗。他不吃空饷,不仅是他的上司不舒服,他的下属也会捞不到油水。而国家又不肯为这份忠诚买单,因此主角注定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诺兰导演说道。
  “虽然是这样,但是我的电影没想要表现这么多,你有点过度阅读理解了。”林源无奈的把诺兰导演往回拉,真的想太多了,说好只拍摄一部简单的商业片的!
  “但是不吃空饷所带来的粮饷齐备,在古代就是最强的战力保证。所以我会着重给一些主角麾下士兵,兵甲精良,士气饱满的特写。
  也会用镜头展示一下这些士兵健壮的体魄,以及肌肉的强度。
  接着也可以和其他部队的士兵做一下对比,这样就能更好的凸显主角的带兵实力,还可以更好的说服观众,让他们明白主角的麾下士兵为什么这么能打。”诺兰导演接着说道。
  这点倒是必须的,林源再次点头肯定诺兰导演。
  前往马场的道路上,诺兰导演问了一路的细节问题,而林源也耐心的给他回答了每一个问题。两人在交流中,都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和认可。
  让这对第一次合作的搭档,已经初步有了惺惺相惜的想法。
  当车辆抵达马场时,马场负责人立刻迎了上来:“你可总算来了,再不尽快选好马,拍摄计划就要延期了。总需要有几天时间,去适应一下你的坐骑吧?”
  “我这不是来了吗,要求我之前已经提过了,现在但我去选马吧。”林源答道。
  “来,跟我往这边走。”马场负责人说道。
  这次拍摄《大唐英雄传》,剧组一共租了1000匹马匹。
  这1000多匹马,都是按照战马标准挑选出来的,可以说匹匹都是好马。
  但是林源今天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优质战马中,优中选优。
  这么多的马匹,林源肯定是不可能一一挑选过去,只能是先把要求提出,然后再根据现场情况挑选。
  林源的对于马匹的要求只有一个:强壮,越强壮的越好。
  唐朝时期的战马品种,主要是:蒙古马和河曲马。
  蒙古马,主要产于内蒙古大草原,平均肩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
  蒙古马的个头,在世界的战马家庭中只属于中小型马,跑得不算快,力气不够大,腿较为短,使得外表也显得比较土气,很不上镜头。
  但是另一方面,蒙古马四肢粗壮,适应性和耐力极强,远优于外表神骏的西方战马,一天可在八小时内行军一百二十里,并持续多日不降低标准,并且能吃非常糟糕的饲料而不得病。
  稍经调驯后,在战场上可做到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因此,它虽然不是良好的赛马,却是一流的战马,尤其适合轻骑兵使用。
  林源在这部电影中,就有大量的蒙古马,主要是给饰演游牧民族士兵的演员骑乘。
  诺兰导演早就明白了这一点,这些细节都是他将要完美还原的。
  而林源自己,和他麾下的士兵,将会骑乘更加高大,并且负重更强的河曲马。
  唐朝精锐士兵的披甲率很高,因此对马匹的负重要求也更高,不会选择蒙古马这样的马种。
  河曲马,原产黄河上游河曲附近,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平均肩高134~142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
  河曲马的体格比蒙古马大,负重能力更强,短程的冲刺力更强,但耐力稍有不足,负重状态下日行一百里。
  比起蒙古马,河曲马也更加娇贵,需要更好的饲料,也更容易生病。
  你很难说两种战马哪种更好,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合适的选择。
  马场负责人,带着林源来到精心挑选出的20多匹河曲马面前:“您会挑选吗?还是要我帮你挑?”
  “我来吧,我相马的技术还过得去。”林源答道。
  其实他过于谦虚了,大师级骑术带来的能力,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骑马。
  不会相马驯马,又怎么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骑术大师?
  “你真的会相马啊?我对此完全是一窍不通。”诺兰导演有点不敢相信,小声的问道。
  “真的,其实并不难。我简单的教你一点技巧,一会儿你也给自己挑匹合适的马。”林源答道。
  “好啊,快告诉我诀窍吧。”诺兰导演说道。
  “其实相马,和挑女人一样。同样讲究四点:胸大,腰细,腿直,屁股大。”林源说道。
  “噗~”听到这话,诺兰导演忍不住笑出声来。
  “别笑,我说的都是实话。让我一一给你细说。”林源说道。
  “马的胸大,意味着马的肺活量大。这样马的起步会非常舒缓,跨度开阔,发力雄劲有力。这样的马再配上两个网球般大的鼻孔,以及宽阔的下巴,马的呼吸磅礴,吐量畅通无阻,才能跑的快,跑得远。”
  “好马身腰讲求‘收身’,收身是腹线前段和胸下线成同一线,后段逐渐移上后上方、两侧充实而有,线条感十足。这样的马驾驭起来,奔跑才会灵活,能够快速做出转身,跳跃等动作。”
  “腿直,是保证马腿骨,马蹄,能够笔直的保持一条直线。这样马匹才不会在负重奔跑时,因为受力不均,而导致骨头断裂将主人掀翻下马的情况。”
  “屁股大,是看马的臀部。长相如同‘梨形’为最佳。由于跑动的马,主要后腿蹬地提供前进推力,所以马臀部大为佳。”
  诺兰导演一脸的震惊:“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总觉得你不是在说马。”
  “别不相信,就按照我说的方法挑马吧。”林源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开始挑选起马匹来。
  今天他要挑选的马,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里,自己拍戏中最重要的搭档,因此林源肯定要选一匹最优秀的战马。
  二十多匹马很快就被他查看了一遍。
  虽然有几匹马很不错,已经达到了林源预期的下限水平,但是他总是觉得还不够好。
  于是他开口向马场负责人问道:“还有更强壮的马吗?最好有那种体重500公斤以上的。”
  马场负责人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有一匹马,今年5岁,肩高1米54,体重580公斤。”
  “这么好的马,刚才为什么不牵过来?”林源问道。
  “因为它的脾气太烈了,成年快2年了,还没有那个训马师能搞定它,我可不敢让您骑它。”马场负责人说道。
  战马一般在4~5岁时成年,从3岁~15岁左右,有12年的壮年期。
  然后就逐渐步入老年,共30岁左右的寿命。
  “没事的,把它牵过来,我有信心搞定它。”林源很有自信的说道。
  马场负责人本来还想再提醒几句,但是想到林源拍动作戏时的神勇,也就不再多说了。
  很快他和另一名工作人员,牵着一匹通体红色,小腿处一片雪白色的骏马,来到林源的面前。
  只见这匹骏马红鬃如血,眼神中带着不羁的野性,肩高1米54的它,如果算上头部高度,已经超过2米了,再加上它580公斤的体重,难怪驯马师总是失败。
  林源看到这匹马的第一眼,就知道就是它了!
  这样的一匹好马,除了脾气差一点之外,其他方面几乎都是完美的。
  只要想到能骑着这匹马,在大草原上驰骋,拍出最炫酷的动作戏场面,林源就感到内心一阵激动。
  于是他快步走向这匹红马。
  “你小心点,它力气很大。测试过它的载重,能达到170公斤。”马场负责人说道。
  林源点点头,确实是有几分蛮力。
  普通战马的负重能力,一般在80公斤~130公斤之间,这匹马足足有170公斤,也算是力气非凡。
  “别担心,我能搞定它!”林源笑着走到红马面前。
  只见红马不屑的望着林源,眼神中的情绪相当清晰,翻译过来大致可以理解为:
  你瞅啥?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